杏花邨建挡浪墙抗台 料明年完工

2025-03-14 00:00

研究建议杏花邨加建或在现有的斜面海堤加设约350米长的挡浪墙。
研究建议杏花邨加建或在现有的斜面海堤加设约350米长的挡浪墙。

土木工程拓展署2022年公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下的沿岸灾害研究及改善措施的制订──可行性研究」,识别本港26个较高风险的住宅地区,遍布港九新界,包括杏花邨。署方昨在社交媒体发文指,部门已陆续推动该26个地点改善沿岸措施,就以杏花邨而言,署方经过多轮谘询和解说,杏花邨业主早前在业主大会上以大比数通过政府方案,署方并已与港铁签订协议,授权港铁推展有关工程,目标于明年完成改善工程。有东区区议员表示,相信可加强抵御台风的能力,减少沿岸住宅位置的风险。

该研究参考了外地和本地的经验和做法,建议采用多层保护的改善措施,以应对极端天气,包括在沿岸位置加建或提高挡浪墙,以减少沿岸灾害;在海岸位置后面的合适地点加设固定或可拆卸式挡水设施,以阻截海水涌入内陆,以及在住户建筑物前加设可拆卸式挡水板或提供沙包等。当中建议港岛杏花邨加建或在现有的斜面海堤加设约350米长的挡浪墙,及海岸位置后面加设共约220米长可拆卸式挡水设施。

此外,现时政府相关部门已就应对极端天气,在个别地区制订预警系统及应变安排,包括通知受影响人士、开放临时庇护中心、提供沙包及协助疏散等紧急应变措施。
另设可拆卸式挡水设施

东区区议员刘圣雪向记者表示,在近年的极端天气或台风气候影响下,杏花邨属于高风险地区,风灾对屋苑居民造成严重影响,然而在沿海位置增设挡浪墙及可拆卸式挡水设施,可加强抵御台风的能力,减少沿岸住宅位置的风险。

另一名东区区议员植洁铃表示,除了挡浪墙及挡水设施外,渠道也要加强疏通。问及现时的挡浪墙是否有必要再增加高度时,她认为现时的高度已平衡挡浪效用及景观的考量,故是「最理想的高度」,亦得到居民的共识。

另外,报告亦提及大澳、梅窝麻布村及涌口、石澳村等离岛地区,建议住户建筑物前加设挡水板。离岛区议员叶培基表示,报告提及的已识别地区大多为较高风险的住宅地区,直言「整个大屿山的海岸线真的太长了!」

他强调离岛区有不少地区需要进行加建或进行防止水浸的设施,政府亦要做好渠务及紧急救援的工作。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