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评级机构吁金管纳「白名单」

2023-01-05 00:00

(左起):联合国际高级董事游志文,中证鹏元国际首席评级官陈科,中诚信亚太副总裁杨珺皓。
(左起):联合国际高级董事游志文,中证鹏元国际首席评级官陈科,中诚信亚太副总裁杨珺皓。

(星岛日报报道)中国当局有意推动境内债市进一步放开,惟现时境内评级机构仍使用区别于国际标准的评级体系,有中资评级机构拟采用「双轨制」,冀未来趋于国际化,帮助境外投资者理解内地发债主体,同时呼吁金管局等监管机构,将中资评级机构纳入外部认可评级机构「白名单」当中,认为中资及国际评级机构需要在公平舞台竞争。
中诚信亚太副总裁杨珺皓称,金管局所认可名单中,除穆迪、标普、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外,亦有日本及印度评级机构,惟未见中资评级机构。中证鹏元国际首席评级官陈科直言,中资评级机构面对内地4000多家发债企业时掌握更详尽的数据,而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无法向该批发债主体提供国际评级,建议在中资评级机构可提供国际评级的基础上,金管局应尽快将其纳入认可名单。

金管局回应本报查询指,一直依据国际标准审核外部认可评级机构的名单,欢迎所有合资格信贷评级机构提出申请,相关国际标准包括客观性、独立性、国际通用性及透明度等。该局强调,相关名单只供银行作资本计算之用,跟市场上投资者作债券投资时,是否需要依据信贷评级机构的评级并无关系。
洪灏:或需时获认可

对于中资评级机构冀通过提供国际评级的方式开拓境内债市,思睿投资集团合夥人兼首席经济学家洪灏认为技术上可行,实际上仍视乎境外投资者信心。他指,中资评级机构「太年轻」,优势未够明显,若要得到国际认可需要时间沉淀。

同时中国债市开放时间较短,外国投资者了解有限,加上去年海外中资债大幅下跌甚至违约,短期海外投资者难重拾信心,须关注当局对债市支持政策等。

陈科称,现时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中国市场仅覆盖中资美元债,惟该类债券占中国债市总规模比重较小,于2022年约发行千亿美元规模,而国内债市总规模达数十万亿美元级别,意味境内债市空白处仍有待开发。

他料中资美元债在经过内房违约风波后,难以进一步扩张,境内债市则仍有发展前景。联合评级国际高级董事游志文并指,现时境内发债主体冀透过香港作为离岸市场,展示中国发债企业的特色予国际投资者。
学者倡先提高公信力

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协理主任陈凤翔认为,若中国债市要进一步开放,自身需要有与国际接轨的评级机构,避免内地企业被不合理否定的潜在风险。他建议,中资评级机构可与具夥伴关系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合作,提高国际公信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