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港大发现最大痕迹化石 料2.6亿年前古生物留痕

2022-05-12 00:00

陈龙生(左)手持的菊石化石,与龙德骏手持的痕迹化石,均为在港发现迄今最大的同类化石,推断分别属于侏罗纪及二叠纪时期。
陈龙生(左)手持的菊石化石,与龙德骏手持的痕迹化石,均为在港发现迄今最大的同类化石,推断分别属于侏罗纪及二叠纪时期。

早在史前时期,香港已有生物活动,更留下不少痕迹。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研究团队,在大埔发现本港历来最大的痕迹化石,上有推断是二亿六千万年前生物的「留痕」;西贡则发现侏罗纪时代的菊石化石,同是历来发现最大的同类化石,两者将于科学馆及港大许士芬地质博物馆展出。对于本港日后会否找到恐龙化石,学者不排除可能性,但强调机会不大。

记者 蔡健行


港大的研究团队获古物古迹办事处许可,去年起在本港境内多处收集化石样本,在大埔对开海域的岛屿,发现本港历来最大的痕迹化石。化石长约三十四厘米、阔二十一厘米,布满生物足迹和挖掘隧道般的钻迹,相信是二叠纪晚期,即约二亿六千万年前的生物留下。

龙德骏指,今次发掘的大型菊石化石,推算原本长达三十至三十五厘米。卢江球摄
龙德骏指,今次发掘的大型菊石化石,推算原本长达三十至三十五厘米。卢江球摄


为地质研究提供新证据


到底化石是哪种生物「留痕」,地球科学系名誉研究员龙德骏称,目前难以确定,「很多不同类型的生物,例如海胆、节肢动物或软体动物在泥上爬过,都会留下相同的足迹」;至于隧道的钻迹,团队相信由蠕虫留下。


以往岛上亦曾发掘陆上植物的化石,地质学家判断岛屿属于陆相地层,但今次发现为判定岛屿地质,提供新证据。地球科学系荣誉教授陈龙生指,蠕虫须在海底钻挖泥土,吸收泥土内的细菌作为食物,故今次发现痕迹化石,或能佐证岛屿在二叠纪晚期属浅海或潮间带。


至于在西贡北部海岸发掘到,长十九厘米的局部菊石化石,推断是约一亿九千万年前,即侏罗纪早期活动,是本港历来发现最大的菊石化石。龙德骏指,以往本港境内发现的同类化石,普遍仅手掌般大,今次是首次发现大型菊石化石,而研究人员推算菊石原本更长约三十至三十五厘米。

痕迹化石上布满生物的足迹(红色标示),以及相信是蠕虫挖掘隧道的钻迹(蓝色标示)。 龙德骏绘图
痕迹化石上布满生物的足迹(红色标示),以及相信是蠕虫挖掘隧道的钻迹(蓝色标示)。 龙德骏绘图


菊石化石被发现时,部分已暴露在岩石表面。龙德骏称,保存状况不太好,「包着化石的泥岩有部分已风化,而化石更碎开多块、四分五裂」,研究人员因此花近两周修复及清理。陈龙生补充,要发掘完整的化石并非易事,「地层多年来发生不同变化,例如岩石的挤压、风化,要找到完整化石很困难。」龙德骏提醒公众,挖掘化石须得政府部门批准,切勿自行挖掘。

本港出土的侏罗纪年代化石,多属海洋生物,是否代表本港无机会出土恐龙化石?陈龙生不排除可能,「虽然机会不大,但也不是没有机会。」他解释,内地考察团队曾在深圳出土恐龙蛋化石,相关岩层在港亦存在,但强调侏罗纪时期的香港,以海洋环境为主,相信出土恐龙化石的机会不大。


恐龙化石出土机会微


今次发掘的痕迹化石及菊石化石,日后分别在科学馆新设的古生物廊,以及港大许士芬地质博物馆展出。身兼科学馆博物馆专家顾问的陈龙生透露,古生物廊有望今年底开幕,又指以往出土化石多被运往国外或内地研究,未尝在港展出,今次地质考察发掘的化石在港展出,弥足珍贵。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回应指,科学馆古生物廊仍筹备中,预料年底开幕,将适时公布详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