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未来能源——「氢」实力

2021-10-18 00:00

东京奥运对香港人而言是兴奋,对关注新能源的人来说也是眼前一亮。代表着奥运精神的圣火,一改近百年来以丙烷作主要燃料的传统,今届首度使用绿色能源「氢」作燃料。不仅如此,选手村的供热系统、来往各场馆的接驳巴士均采用了氢能,全面展示了日本发展「氢能社会」的决心。

地球「发烧」,温度愈来愈高,纾缓行动逼在眉睫。世界各国要追赶「碳中和」目标,除了节约能源外,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遂步取代化石燃料亦是大势所趋。近年多国政府和大型企业将目光投向氢能,令之一跃成为绿色能源界的新宠,不仅日本,中、英、德、澳等国也投放大量资源于氢能的研发,期望抢占先机。

以往,我们最常在航天科技中听到氢能。氢的能量密度高,相同重量的氢所产生的热能大约是汽油的三倍、焦碳的四点五倍,是理想的燃料。氢大量存在于自然界,水中含有大量的氢。理论上可以从水中电解出氢气,但现时的技术需要大量电力,不符合成本效益,所以目前大部分的氢气都是从煤炭或天然气中分离出来,无论原料还是生产过程都产生碳排放,从减排角度而言并不可取。

随着我们对洁净能源的需求愈发逼切,大家看到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载体的巨大潜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需要「靠天吃饭」,产量难免不稳定,若能在日照、风力充足的时间生产电力,再以某种形式储存起来,待有需要时运用,就能更大程度上满足能源需求。氢能正正就是一个好选择,业界期望突破电解水技术,以可再生能源制造出更多「绿氢」,并改良储气技术,令之能更方便、安全地储存、运输。在德国,有科学家研发了新型储氢技术,以膏状运载氢能,比传统电池密度高十倍,可直接应用于车辆、电子装置以及房屋设备,可谓氢能普及化的佳音。

二〇一八年「吕志和奖——持续发展奖」获奖者、全球可再生能源运动的始祖汉斯.约瑟夫.费尔(Hans-Josef Fell)亦为「绿氢」投下信心一票,预言「绿氢」将会在人类社会由化石燃料过渡至百分百可再生能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刚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出以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等取代燃煤发电,香港的电力公司亦正密切留意海外氢能工程的测试情况,研究仿效的可能性。不过就直言未来十年在本港落实的机会微,最快到二〇三〇年尾及二〇四〇年代才有望使用。

秋凉秋凉,以往常听人说,过了中秋天气就会变得清凉,但如今往往十月还是酷热难耐。在刚过去的九月,香港破纪录录得九晚热夜。邻近的泰国却因暴雨成灾,多处地方被淹浸,民众要紧急逃生。气候变化不是冰冷的统计数字和教科书的课题,而是切实影响我们生存的问题!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部署以寻找足够的未来能源,支撑国家的长远发展,「氢」实力或许将成为关键之一。

吕志和奖助理总经理程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