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撤限 兼顾防疫民生

2020-04-27 00:00

近日市民最想看到的新闻是「零确诊」,以及见不到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开记者会,昨天便再有此好消息,而且是一星期内第三次。疫情会否反覆,没有人说得定,仍须密切监察,但阴霾中渐露曙光,则甚明显,如情况持续好转,政府应积极考虑分阶段放宽限制措施,包括于稍后适当时候局部开放入境,让民生逐步回复正常。至于步伐多快,以及如何具体落实,则须同时兼顾防疫与经济民生的变数。

香港疫情趋于缓和,从一些科学数据也可看到,例如香港大学公共衞生学院计算的新冠病毒平均繁殖率,本月至今持续低于一,即平均每名患者可传染的人少于一名,显示病毒传播已逐渐减弱。这解释了为何近期大部分确诊个案都是由外地输入,本地感染的数目极少。倘若入境者没有大幅增加,依上述趋势,社区传播的风险应不断下降。

客观评风险 下降应松绑

防疫措施是过严还是过松,应根据风险评估作出判断,如风险减低,限制便应按比例适度放宽,政府考虑政策亦须如此。

一些医学专家基于科学判断,近期意见较前宽松,例如政府顾问、中大医学院教授许树昌前天就表示,要在二十八天内完全「零确诊」才撤限确有难度,如没有异常社区爆发,应可考虑于下月七日起逐步放宽防疫措施,包括中学生复课及公务员返回办公室上班等,对食肆的部分规限也可检讨。前医管局行政总裁梁栢贤亦认为,延长「限聚令」要有科学数据支持,因怕出事而不改变,有违科学原则。

政府除了要客观计算风险,以决定松绑的步伐,还须考虑各行业的具体处境,以及继续设限对整体经济的冲击。据最新数字,今年首季失业率增至百分之四点二,创九年新高,但仍未反映最恶劣情况,许多中小企可能到第二季才捱不下去结业,届时定会飙升。要阻止失业潮爆发,不能单靠政府抗疫基金「放水」支撑,更有效的方法,是逐步撤除对经济活动的规限,让涉及千万中小企的多个行业回复生机。

内地疫情退 可研门稍开

依此方向,政府首阶段应逐步放宽对较低风险活动与行业的限制,例如增加食肆座位人数、重开戏院与运动及表演场地等,令大批与此有关的雇员可以有工开,避过被裁厄运。

至于对入境人士的限制,应该根据各地疫情,区别处理。昨天内地新增确诊病例仅十一宗,而武汉留医的感染者已全部出院,可见整体疫情显著减退,政府下一步应积极考虑有限度容许某些内地地区居民入境时不受限,例如只让持商务签证者来港。

由于澳门已连续多天未有新增确诊个案,反映疫情已受控制,港府应与澳门政府磋商,在适当时间恢复通关,这对两地经济复苏都有积极意义,而大前提当然是要做好防疫措施与监察,将病毒传播风险减到最低。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