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青少年英數奪A高兩成 報告建議每天運動1小時
2018-02-20 22:19
生署最新一份《非傳染病直擊》引用美國一項於2006年發表,涉及1.2萬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活躍的青少年於數學或英文科獲得「A」的比率較不活躍的同輩,高出兩成。
報告中就提及,箇中原因是身體活動會影響腦部生理機能,從而增加腦部的血管生長和血液流動,促進神經元的發展和神經突觸的可塑性。以上有關腦部結構及功能的變化,可充分提高學習成果和成績。報告指有研究顯示緊接着體能活動後,學童可更專注課堂的學習,並減少不適合的課堂行為。
當兒童成長時進行適合其發展階段的體能活動,當中體適能的提升及更健全的頭腦,可為他們的學業表現帶來額外的增益效果,特別是需要思考能力及工作記憶的科目,如數學和閱讀等。
另一方面,參與體育運動也可為兒童和青少年帶來心理和社會健康裨益,例如可增強自尊心和社交技巧。當自尊較高,報告形容是激起學習動機、能堅毅不拔及有良好學業成績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相比不參與運動的兒童和青少年,參與運動的兒童和青少年會有更積極和較高的抗逆能力、更好的社交技巧及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社會功能。
不過,在報告中亦引用世衞估算,指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在「整體體能活動」方面表現差劣,只有約三成兒童及青少年每星期最少一次和父母共同參與體能活動,又只有不足三成中學有制訂體能活動的政策。同時亦有學校因確保考試成績而輕視體育課,或因擔心學生受傷,而限制劇烈的體能活動。
報告指出,證據表明減省體育課不會提升學生的學業表現,反而增加體育課卻能提高考試分數,建議5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積至少1小時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學前兒童應每天分段進行並累積至少3小時,包括包括不同類型和強度的動態體能活動。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