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服胃藥增胃癌風險 食三年增八倍

2017-11-13 12:53

胃癌是全球第五位最常見疾病,其中質子泵抑製劑(PPI)是常用於治療腸胃病的藥物,亦是全球暢銷藥物之一。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服用該抑製劑與胃癌風險存在關係,每天服用PPI達一年或以上患者,患胃癌風險較沒有服用患者高五倍,服用三年或以上更高達八倍。專家指,PPI多用於嚴重胃酸倒流及胃出血患者,建議醫生可處方另一種與胃癌風險無關的胃酸抑製藥物H2受體阻抗劑。 根據香港癌症嶄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2015年約1100人患上胃癌,當中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者導致胃癌風險高出三倍。質子泵抑製劑是有效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其中一種藥物,亦有效醫治胃酸倒流、消化性潰瘍等腸胃疾病,過去亦是全球最暢銷藥物之一,香港上年處方數量達160萬。 港大李嘉誠醫院內科學系及藥理及藥劑學系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服用PPI與胃癌風險有關。團隊分析2003年至2012年約6.4萬名公立醫院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患者,平均觀察期7.6年。 結果發現,在約3200人接受PPI治療的患者中,以頻密次數計算,每周服用最少一次PPI的患癌風險高於沒有服用的患者逾一倍以上,每天服用的患者患癌風險更高達四倍。 以服用時間計算,每天服用PPI達一年或以上患者,患胃癌風險較沒有服用患者高五倍,服用三年或以上更高達八倍。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梁偉強表示,因PPI能有效治癒各種腸胃疾病,並不反對臨床使用,但研究同時發現,另一種胃酸抑製藥物H2受體阻抗劑,與胃癌風險無關,建議醫生應在嚴重胃酸倒流,或胃出血情況才處分PPI,亦應考慮病症等因素,決定其劑量、次數和時間。 瑪麗醫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專科醫生張嘉盛指,是次研究未應充分確定兩者有因果關係,強調是次屬觀察性研究,個案當中或許存在其他因素導致患上胃癌,但亦為研究長期服用PPI與患上胃癌關係提供有效證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