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會學生推惜電 舊物料重生變玩具

2017-01-06 06:58

港燈早前舉行了第二屆「綠色能源夢成真」計畫頒獎禮,當中最有創意、被評審形容為「夠貼地」的是冠軍隊伍棉紡會中學學生的「玩轉綠色能源」作品,能有效地推廣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可持續發展等訊息。 負責設計的兩位中四學生李駿耀和楊景森示範操作,他們的作品恍如一個能「自給自足」的遊戲場:仿電動方程式的賽道旁,既有太陽能、水力能、電力能、手搖及風力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機,又有採用該等電力以驅動前進的振子機械人及電容車,希望小朋友擺脫傳統從書本吸取能源知識的框框,藉着「玩」,增加對綠色能源的了解,培養環保意識。 兩人口中的「玩」,包括可親自動手使機器儲電和發電、設計新奇有趣的振子機械人造型,以及用四驅電容車比賽鬥快。楊景森解釋,「現時可再生能源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儲存上有困難,即使它們可產生許多電力卻未能立時轉化,容易造成浪費,而超級電容這儲存容器,卻能快速地存電和發電」,於是他們製作出配有超級電容的小型電綫板,小朋友只要在電綫板下加上足部,再加以設計造型,就能做出「通過電力產生震動,從而向前跑動的振子機械人,只需充電5秒就能令振子機械人行走多達兩分鐘。」 至於四驅電容車的原理亦相同,「在電綫板下加上車輪,通過電力推動車輪,令車向前行走;只要攪動手搖發電器十多秒,就能令四驅車在長長的賽道上奔馳四到五個圈。」振子機械人和四驅電容車化身成為賽道上的選手,玩家就在賽道旁呼聲吶喊,良性競爭之餘,「年紀尚小的他們,亦能從玩樂中理解到能源知識。」家長亦可從旁指導,一起享受親子樂。 這些玩具大部分採用循環再用物料製成,「例如大型的水力發電器,就由舊的蒸餾水罐、木材和鐵椅等組成主體,而廢棄了的塑膠和風箏軸則裝篏成滑輪,水從高處墜下,拍打滑輪而產生電力」。另外,為方便小朋友操作,玩具更經過精心設計,「只要擺動輕巧、風葉由膠樽熱溶而成的手提式風力發電器,受到風的帶動,發電器上的提示燈就會亮起,不同格數的提示燈代表發電量的高低。」 李駿耀說,他們曾與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約100名小二生試行該遊戲,「有小朋友將積木砌成哈比人模樣,來設計機械人,甚至裝上蟹腳,非常逗趣」,他們又四出擺放攤位、開設facebook專頁,宣傳綠色能源訊息,「最難忘在創新科技嘉年華中,有一位坐輪椅人士身上帶有3、4個外置充電器,聽過我們介紹後,主動嘗試使用那較薄身、發電效率卻高的太陽能發電器,更獲得不少學校賞識,計畫將遊戲用於STEM和科技科教學素材,很鼓舞!」 由寫計畫書、製造玩具,到外出推廣和向評審匯報計畫落實情況,整個過程歷時長達8個月,李駿耀說,「平日下課後會留校至8時多,即使暑假亦回校,鑽研該用甚麼物料和如何製作玩具等,好像大型的水力發電器由不同元素組成,每一個元素都要切割成適合的角度、組裝後成水平綫,才能確保有足夠衝力推動滑輪而生電力。」當中要數製作難度最高的非小型水力發電器莫屬,須以三維打印技術製作機組,負責用軟件畫圖的楊景森說,事前多番從參考書和網上短片取經,「但最終仍失敗過百次才成功,卻很享受這種由無到有的感受,覺得很充實。」 在籌備期間,同學們除了自己化身「環保達人」,亦有鼓勵身邊人,共同參與環保和節能。李駿耀笑言,「會主動收集膠樽,更到廢置場選取合適的材料,又會向校工、同學和家人呼籲,幫忙將一些可循環再用的物料儲起來」,盼引起他人對再生能源的興趣。一直從旁提出意見和督促他們的工程師陳明禮就形容,「見到他們那麼上心,也彷彿看到自己當年修讀機械工程學時的熱情,一齊不斷改良遊戲」,他又不諱言指,若有更多時間,會加以改善遊戲的外觀和提供「玩具說明書」。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