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起動獲批改住宅 涉2.85萬伙 新地最多共涉5項目 約1.47萬伙佔整體48%
2025-03-13 12:31
北都是本港未來主要房屋土地供應來源之一,發展更是「重中之重」,近年來不少財團率先於區內插旗,為建設揭開序幕,據本報統計,自北都發展大計公布以來,現時區內至少有17個項目已完成改劃,涉及最少2.85萬伙,即供應量相當於1.8個天水圍嘉湖山莊;當中以「大地主」之一的新地佔最多、共涉5個項目涉約1.47萬伙佔整體約48%。
至少17個項目
近年來不少財團響應北都發展,據本報統計,目前至少有17個住宅項目已通過城規改劃程序,涉及2.85萬伙新供應,只要完成補地價程序後可隨時上馬,若連同已向城規會申請改劃的至少23個項目,共有約6.62萬伙,即已申請或已獲批改劃發展項目至少有40個,未來潛在供應涉9.47萬伙,即供應量相當於約6個嘉湖山莊。
「大地主」新地近半
單計新地已有5個項目獲批發展,共涉1.47萬伙,當中亦見「巨無霸」項目,為元朗潭尾濕地緩衝區等用地,即前身為方艙醫院、濕地緩衝區、棕地及醬油廠等用地,今年2月已獲城規會局部批准發展,未來將集住宅、學校及商業設施等於一身,涉及36幢住宅、提供9,940伙的大型住宅群,規模媲美沙田第一城。
另外,新世界在北都亦有3個獲批項目,共涉5,413伙,包括元朗南生圍榮基村鄰近一幅用地,面積約73.6萬方呎,包括6.5萬方呎政府土地,擬建7幢樓高不多於15層(另有2層地庫)住宅大樓,提供1,997伙,可建總樓面約105.14萬方呎;另有3幢不多於3層高的非住宅,可建總樓面約3.3萬方呎。同時計劃把地盤內約三成面積約21.73萬方呎土地作濕地修復。
而恒基旗下上水古洞北鄰波樓路一幅住宅地,地盤面積維持5.65萬方呎,以興建2幢樓高不多於33層、包括2層地庫的住宅大樓,以提供924伙,平均每伙面積約336方呎,住宅可建總樓面31.08萬方呎,另有56,511方呎非住宅樓面,作零售及會所等用途,即整個項目可建總樓面約36.73萬方呎。
北都已獲批改建住宅矚目項目:
項目 |
可建總面積約 (萬方呎) |
發展方案 |
伙數 (約) |
發展商/財團 |
元朗潭尾(前方艙醫院用地) |
415.06 |
36幢10至29層高住宅 |
9,940 |
新地 |
古洞南鄰近天巒一幅綜合發展用地 |
123.66 |
12幢21層高住宅 |
2,589 |
新地 |
元朗南生圍榮基村鄰近一幅用地 |
103.48 |
7幢16層高住宅 |
1,997 |
新世界 |
粉嶺馬適路項目 |
88.02 |
5幢37層高住宅 |
1,898 |
萊蒙國際 |
元朗橋頭圍項目 |
115.99 |
5幢47層高住宅 |
1,850 |
財團 |
元朗屏山鄰近和成花園一幅綜合發展用地 |
77.87 |
3幢23至27層高住宅 |
1,536 |
安光國際 |
元朗恆香製餅廠旁地 |
40.84 |
2幢29至36層高住宅 |
1,116 |
新世界 |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