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團反對打疫苗說不通
2021-03-29 02:51從防疫專家到全球各國政府的措施,至今都是認定注射疫苗的效益大過風險,鼓勵接種成為政策方向。在這個前提下,不同部門和政策局都應該配合推動,一方面消除公眾誤解,一方面要從正面推動。
考慮追究誤導說法
上星期,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公開譴責抹黑疫苗的部分醫護,當局也撤銷了誤導公眾對國產疫苗看法的醫生參與注射計畫。這些做法有人認為算是相對溫和,隨着接種計畫推進的力度加大,對於一些違反公眾利益的錯誤做法,是否應該採取追究呢?作為專業人士有其守則與責任,如果醫護發表誤導的言論,醫委會或相關的專業組織如果袖手旁觀,是否有違專業自律的責任呢?
在澄清誤解的同時,可以看到政府在提供生活誘因上都開始着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提出本地團要檢測或打針,業界有不同意見,但其理據明顯乏力。過去很多活動被逼叫停,主要是從防疫考慮。當時疫苗未應市,限制社交距離是比較有效的方法,現在有疫苗可打,參加者多了選擇,若然不接受可以不參加,但就沒有理由甚麼都不做就照樣活動,因為在這個情況下一旦造成爆發,其他人都要付出代價。
旅業理應推動打針
任何一個社會,都有共同的規則遵守,才能維持秩序或共同利益,故此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最重要是當中的理據。打疫苗有助防疫是全球共識,當局就有責任和權力透過行政安排去加速完成。旅遊業界過去不斷要求政府寬限,現在疫苗面世,業界應該全力配合,只講求一時方便提出反對,無疑是短視的反應。
旅遊業界反對報本地團的說法中,有一點可以思考,就是質疑為何其他活動沒有打疫苗的要求?這種其他同學都沒有交功課,為甚麼我沒交功課要罰我的想法固然說不通,但要求其他同學交功課,在不同活動中盡快加入打疫苗的選擇,也是應該盡快提上議程的。
齊秀峰
架勢堂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