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如何確保行政主導是另一關鍵

2021-02-27 13:08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提出「愛國者自港」標準問題,惹起外界關注。預期下月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上,阿爺將會有動作,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以確保「愛國者治港」的目標能夠實現。

估計阿爺有幾方面的動作:

一、調整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令「顛覆者」在立法會內取得35+(過數半議席)的機會大降(要注意不能把泛民和「顛覆者」完全劃上等號)。

二、調整行政長官的選舉方式,確保選出來的行政長官,必定是「堅定的愛國者」,不單不會被顛覆者或勾結外國者操控,亦不會被財團操控。

三、重新確立香港的行政主導制度,令政府有能力聚焦解決逼切的經濟民生問題。

外界比較注意前兩項,對於第三項、行政主導的問題較少留意。今日(26日) 《巴士的報》舉辦「政制研討會」,邀請了各方專家討論香港政制的初心和路向,其中就提到行政主導的問題,認為近年香港社會越來越政治化,香港變了一個政治城市,不再是經濟城市。而每兩三年搞一次選舉太多,幾年內就要進行區議會選舉、立法會選舉、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選舉多了,大家都看選舉需要行事,離行政主導的體制越來越遠。

其實,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早前發表的講話,亦提到行政主導問題,只是外界不太注意而已。夏寶龍當時說:「必須落實行政主導體制。香港實行的是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行政長官在特別行政區政權架構及其運行中處於主導和核心位置。完善選舉制度,要多考慮如何改善行政與立法機關的關係,不斷提高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施政效能,提升特別行政區的治理能力和水準,促進良政善治。要多考慮如何推動實現定分止爭、凝聚共識,從而把各方面力量彙聚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個第一要務上來。」

去年立法會延任,反對派議員搞總辭,支持他們的言論質疑:沒有了反對派在議會逼迫政府,市民得到的東西會更少。

香港市民的福祉,恰恰是阿爺關心的問題。香港回歸24年,政制大步開放,但香港的民生問題,不但改善不了,而且日趨惡化,包括樓價租金高企、經濟發展停滯。阿爺為香港病症把脈,認為根源是一、過分政治化,令到社會和政府的精力全部放在選舉和政治鬥爭上;二、行政主導體制喪失,整個政府變得軟弱無力,不敢推動會觸及既得利益者的改善民生政策。

在研討會上,有提到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是否可以「同源」產生的問題。現時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方式完全不同,行政長官由選舉委員會選出,而立法會議員一半由直選選出,另一半由功能組別選出。由於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的產生來源不同,行政長官要推動政策,在立法會內毫無支持,即使是建制派議員,也不一定支持政府,行政長官很多時會兩面受敵。

有意見指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部份立法會議員的產生方式是否可以和行政長官的產生方式相同。

在回歸之初,選舉委員會除了選出行政長官之外,也選出10席立法會議員(佔16.7%)。由於部分產生的方式同源,行政長官在立法會內也得到較多的支持,在推動政策的時候,也較有把握。未來兩個選舉有無同源產生的成份,能否藉此加強行政主導的政體,將是要研究的課題。

總體來說,在阿爺眼中,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也應改革,無論是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不能夠出現利益集團騎劫行政長官的狀況。阿爺要恢復香港的行政主導政體,目的並非要讓行政長官大權獨攬,大搞政治,而是剛好相反,希望香港可以少一些政治,從政治城市,回到以前的經濟城市,並能聚焦解決經濟民生問題。例如香港未來發展其中的一個主要空間是大灣區,但在立法會內,又幾多議員懂得大灣區的發展呢?又例如香港的第一大民問題是樓價租金高企,而行政長官有多大能力能夠為這個問題動大手術呢?

香港的政制調整,始於政治問題,但終局是要能夠解決到經濟民生問題,令到市民感受到政治的改變,會為他們帶來實質的生活改善。

盧永雄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