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不完的愛︱英勇救援隊伍──東江縱隊
2025-03-10 08:00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港」不完的愛 — 青年正向思維計劃,以國家安全和愛國愛港的傳承為主軸,讓青年透過參加昔日東江縱隊和香港警察的各項活動,幫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確價值觀,加強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說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參與青年在活動後所撰寫的感受:
香港在1941年12月8日遭到日軍侵略,香港政府被迫於1941年12月25日宣佈投降,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佔領時期。在這段艱難的時期,香港的許多知識分子和文化人和英軍成員都遭到日軍的大規模搜捕、酷刑和屠殺。然而,在這片黑暗之中,也出現了一支默默付出的英勇救援隊伍。
東江縱隊是一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游擊隊,在當時,許多文化界的精英被日軍追捕,許多知識分子選擇隱藏身份,香港各地的秘密庇護所。在英軍投降後,東江縱隊便組織起「秘密大營救」,幫助文化界人士撤離香港至安全地區。
這一次秘密大營救合共拯救多達800多人,在日軍嚴密封鎖的港九新界地區,將被困人士轉移到游擊隊控制下的安全地帶,這次行動中,何香凝、柳亞子、梁漱溟、鄒韜奮、茅盾、胡繩、千家駒、黎澍、范長江、喬冠華、夏衍、胡風⋯⋯等知名人士以及一些國民黨人士和英軍官兵亦被游擊隊拯救。
其實當時游擊隊的裝備並不齊全,使用的武器是當時英軍留下,消耗品亦有限,卻能拯救多達800人,並且無任何死傷,當時日軍擁有精良的設備和更充足的資源,在這情形底下卻能拯救如此龐大的人數,可說是奇蹟。
這支默默付出的營救小組,不僅挽救了無數生命,也成為香港人民抗日鬥爭的一個光輝篇章。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全世界展現了香港人民的勇氣和決心。即使在艱難的日軍統治下,他們也沒有放棄抗爭,而是以生命為代價,堅持反抗侵略者。
這段歷史不僅讓我們敬佩他們的英勇事蹟,也啟示我們要堅守正義,為自由而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這些無名英雄學習,在艱難的環境下仍能無私奉獻、勇敢抗爭。他們的故事將永遠銘刻在香港人民的心中,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指引。
撰文﹕大光德萃書院陸俊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