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風險隱現 環球股市添憂

全球新一波滯脹威脅隱隱欲現,美國公布最新通脹數據,高於市場預期,且由於能源價格急升和港口擠塞,未來數月物價上升速度可能更快,通脹壓力不但令美國聯儲局可能提早加息,發達國加息周期亦已開啟;另方面全球經濟動力正在減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亦發出滯脹警告,全球可能面對經濟不景和高通脹同時夾擊。滯脹陰影將不利民生,更不利股樓等資產價格,成為今年第四季環球股市一大隱憂。   美國周三公布通脹數據,九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百分之五點四,高於市場預期,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亦按年上升百分之四,遠高於美國聯儲局通脹目標的百分之二。然而有關數據還未充分反映美國目前面對的高通脹壓

2021-10-15 00:00:00

恒大非雷曼 有序售產可望拆彈

恒大賴債危機仍未解決,該公司本周一三份到期付息的美元債,未能如期付息,加上另一房企花樣年上周有一筆票據違約,這猶如懸在中國金融市場頭上的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末亦發聲,希望中國以負責任方式處理恒大債務問題。中央現時對恒大危機只是密切監察,因危機未致失控,若能讓恒大有序出售資產和與債權人重組債務,將可望讓危機軟着陸。   布林肯這姿態惹起外界不少猜測,有指他擔心恒大事件觸發中國金融動盪,影響美國金融市場,更有指恒大危機像中國雷曼事件,會如二〇〇八年雷曼倒閉,導致中國金融海嘯。   說恒大危機猶如美國雷曼風暴,是過度誇張的類比。雷曼倒閉時有逾六千億美元債務,且因其高槓桿比率投機,六千億負

2021-10-14 00:00:00

加強抗疫力利通關 打第三針必要

世界衞生組織專家小組周一建議,已接種兩劑疫苗而免疫系統較弱者,應打第三針,當中包括已打科興及國藥疫苗、年屆六十歲以上的人士。香港目前正爭取與內地通關,其中一個條件,是進一步加強整體抗疫力,為做到這點,政府除努力谷針,也應積極考慮世衞的意見,為已完成接種的長者打第三針,以提高其抗體。由於香港早着先鞭,現時科興疫苗存貨充足,提供第三針應沒問題,如果專家顧問確定此舉對抗疫有效,又無不良副作用,政府應盡快實行。   抗體水平大降 須打「加強劑」   世衞過往並不太鼓勵打第三針,不是懷疑其作用,而是因為全球疫苗分配不均,低收入國家無能力購買大量疫苗,世衞希望各國先打兩針,盡量將疫苗分給窮國。今次

2021-10-13 00:00:00

改革造地程序 勿令宏圖遙不可及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建設北部都會區的宏圖,為解決土地房屋短缺問題帶來新希望,各界多予以肯定,認為政府展現了施政銳氣。計畫雖走對了方向,然而艱巨工作尚在後頭,其中最棘手之一,是簡化土地開發程序,加快造地速度,這須修訂多條法例,觸及某些反對勢力,勢將引起種種爭議。面對這挑戰,政府必須有硬闖難關的勇氣,如果造地建屋仍然陷於程序牢籠,繼續以龜速前行,美好藍圖將變得遙不可及,再次令市民失望。   條條框框緊綁 爭議沒完沒了   長期以來,政府都標榜行事跟足程序,有規有矩,負責的官員謹守傳統,不敢越雷池半步,這本來是為了確保不草率犯錯,但根深柢固的條條框框,卻緊緊綁住他們的手腳,而蓄意反對

2021-10-12 00:00:00

速爭取通關突破 不宜效星洲險着

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大計,未來香港與內地融合勢必加快,但這是多年後的遠景,目前商界與科技界卻為未能通關心急如焚,希望兩地當局盡快取得突破。據了解,對內地提出的要求,港方大部分都可做到,包括北上市民使用「過關碼」,既然大方向已定,政府應全速落實各項條件,爭取聖誕節前實現有限度通關,以加快經濟復甦。新加坡採取與港不同策略,開放歐美等多國旅客入境,不理確診人數飆升,但此乃兵行險着,存有失控風險,香港不宜效法。   要求已有共識 且看落實速度   港府要在開放入境與嚴格防疫之間取得平衡,基本思維是對高風險國家旅客做到「滴水不漏」,嚴格檢疫,在社區則進行迅速封區強檢,堵截所有傳播鏈,以保持零

2021-10-11 00:00:00

facebook為利不顧義 美國鬆手難監管

全球最大社交平台facebook公司經歷黑色一星期,一周內兩度死機,影響全球數以十億計客戶,更嚴重的是該公司前員工指控其助長仇恨和歧視言論,並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為了流量和賺錢,拒絕作出補救。facebook近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愈加猖獗,歐盟正訂立嚴格監管法例,然而若沒有美國出手,將難以阻止科網巨企損害客戶和社會利益。   facebook及旗下Instagram昨日凌晨出現故障,部分客戶無法登入,搶修兩小時後才回復正常,相對來說昨天故障不算大事,皆因兩個平台和該公司的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在周一出現全球大癱瘓七小時,影響三十五億用戶。   faceboo

2021-10-10 00:00:00

中國對美不冷不熱 仍防對方綿裏有針

美國總統拜登近月改變冷待中國政策,在外交、經貿以至軍事上都積極尋求與中國溝通,並持續釋放善意,中方的回應策略是不冷不熱。中方不冷待美方尋求對話,更同意籌備兩國元首年底舉行視像峰會,以驅使美方持續作出實質行動,緩和中美矛盾,但亦不顯示熱情,因為深知美方只是策略調整,謀求中方按美國利益行事,本質上仍是遏制中國,故打壓仍會不絕。   中共主責外事的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周三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瑞士會面,會議的最大成果是中美同意加強戰略溝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衝突對抗,並安排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年底前舉行視像峰會。   美轉吹和風 遏華之心未改   拜登自一月底上任後,對中國採取強

2021-10-09 00:00:00

覓地仍荊棘滿途 除阻力需政治意志

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建設北部都會區宏圖,給解決房屋短缺問題帶來希望,但她不諱言這在三年前沒法做到,如果當時推行,肯定「焦頭爛額」,意即新政治時代的來臨為她鋪平了道路。這的確是事實,中央創造了一個好勢頭,讓政府可以有力出擊,但不可輕視的是,政府要覓得大量土地建屋,仍將阻力重重,滿途荊棘,必須有足夠的政治意志與施政氣魄去克服,否則只會重蹈過去的覆轍,兜兜轉轉走不出困局,令土地短缺成為永恆的問題。   據政府估算,香港由二〇一九年至二〇四八年的土地短缺,約達三千公頃,比過往估計的「缺口」更大,如何找到如此龐大數量的土地,是極之艱巨的世紀任務。特首亦在施政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將建三十多萬個公屋單位,但

2021-10-08 00:00:00

新時代首務紓民困 施政變革走對方向

特首林鄭月娥昨天發表施政報告,展示了建設新界北都會區的宏圖,以及銳意推動創科、解決住屋問題的雄心,令人感到政府改轅易轍,敢於突破框框,以新思維解決沉積已久的經濟民生大難題。這施政新風,與香港跨進由亂及治新時代分不開,由於政治變革成功,過往種種障礙與干擾終於清除,政府才可以從固有思維中解放出來,放膽為紓民困闖一條新路,讓市民看到解決問題的前景。轉變只是剛開始,政府往後仍會面對種種阻力,必須保持變革銳氣加以克服,否則報告中的美麗圖像,都只會是空談。   動亂拖延十年 宏圖終可重生   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部都會區,除了天水圍、元朗、粉嶺、上水等,還包括六個新發展區與發展樞紐,完成後共有三百平

2021-10-07 00:00:00

救經濟靠通關 內地五要求要做到

特首林鄭月娥在發表施政報告前夕,表示與內地免檢疫通關是「頭等大事」,預告今天會講述如何實現這目標。對飽受黑暴與疫情摧殘的經濟而言,通關的確是恢復生機的最有效良方,如果繼續「得個講字」,即使政府提出更多方向和遠景,也只能是鏡花水月,沒法達到實際效果。所以政府當務之急,是盡快調整防疫措施,與內地趨於一致,同時嚴防病毒由外國輸入,忍一時限聚之「痛」持續清零,積極為通關創造條件。新加坡正採取方向相反的「與病毒共存」策略,豁出去救經濟,但一放不可收拾,瀕臨失控危機,香港應引以為鑑,切勿玩這豪賭遊戲。   塘水滾塘魚 難以大翻身   香港近期持續清零,市面恢復熱鬧,本地消費上升,但單靠這「小內循環

2021-10-06 00:00:00

新思維紓屋荒 須敢破固有框框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周三發表施政報告,經過幾年的政治動亂與嚴重內耗,多個民生大難題仍未紓解,特別是住屋短缺問題,社會已怨聲載道,公眾都期望政府能拿出有效辦法,不要再只展示漫無邊際的「遠景」。政府過往的最大弊病,是太固執於既定的行政程序和常規,不敢破框而出,以新思維、新方法去解決問題,以致長期困於自建的牢籠,沒法把「慢性病」治好。特首如要做到強政勵治,應在今次施政報告有所突破,讓市民耳目一新。   新北規劃創新 重心向北轉移   政府過往發展新界北的規劃,是分幾個新發展區,各自有其布局,這個「傳統」分法,局限了建屋數量,對滿足發展新需求欠缺彈性。據本報從消息人士得悉,政府將打破框框,把四個新

2021-10-05 00:00:00

美財政危機未拆彈 金融動盪添隱憂

環球金融市場正密切關注美國能否在本月中前放寬債務上限,避免美國出現首度賴債,引爆全球金融危機。雖然市場仍普遍相信美國共和黨在最後一刻會妥協,不致令美國無錢還債,然而該黨短期內仍有多個財政議題可狙擊總統拜登,尤其他近日民望不斷下滑,更助長共和黨施壓的氣勢,令該黨更不願收手。民主共和兩黨惡鬥,或會擦槍走火,造成金融市場動盪。   美國財長耶倫近日致函國會,警告若在本月十八日前國會不能豁免或提高聯邦政府借債上限,美國政府可能被逼賴債。美國或出現債務違約,引起市場緊張,美股杜指上周二及周四都大跌五百多點,然而市場主流仍相信共和黨不敢造次,令上周五杜指借經濟好消息反彈近五百點,十年期債息上周初一度

2021-10-04 00:00:00

岸田勢弱臨挑戰 對華形硬無實招

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岸田文雄明天將獲國會確認為新首相,他對黨內及新內閣人事布局正陸續曝光,顯示他在對華政策上,仍會堅決執行前任首相安倍晉三和菅義偉的親美抗中友台路線。不過岸田文雄的首要工作不是對華政策,而是國會選舉,若他不能為自民黨帶來可觀勝利,將直接影響他能否安坐相位和施政能力,然而執政黨因抗疫不力,經濟又差,支持度正處低谷,故他只能先挽國內民望,料對華不會有實際強硬動作。   岸田文雄周三獲選為自民黨新總裁,亦將接替菅義偉出任首相,他的黨內及內閣人事布局陸續出台,其中黨內四大主要職位的新任命分別為幹事長甘利明、政調會長高市早苗、總務會長福田達夫、選舉對策委員長遠藤利明,其中甘利明和高市

2021-10-03 00:00:00

限電顯能耗兩難 須進行深層改革

中國東北地區突然限電、停電,嚴重打擊民生,引發外界關注內地拉閘限電問題。事實上內地多個省份早在夏天已對工業實施限電,現在問題擴散至一般民生供電。現時大半個中國實施各種限電措施,導火線是電力供應不足和煤價飆升,但背後潛藏改革重大難題,包括電費改革左右為難,以及地方政府對能耗雙控政策陽奉陰違。   包括東北地區在內,內地已有二十個省實施不同程度的限電措施,如廣東早在五月已開始限制工廠用電,初時是「開五停二」,近日惡化至「開三停四」。限電措施除直接影響經濟外,更因高耗能、高污染的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是重點限電停產對象,導致原材料價格急升、供應短缺,窒礙中下游行業,並帶來滯脹威脅。   發

2021-10-02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