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DNA測序助篩查無症狀鼻咽癌

2025-03-14 00:00

(左起) 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偉棋、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陳君賜、博士後研究員康冠楠。
(左起) 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偉棋、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陳君賜、博士後研究員康冠楠。

鼻咽癌是本港男性常見癌症,患者往往在早期未見病徵,致大部分人在確診時已偏晚期。中大醫學院便透過次世代DNA測序技術,成功識別血漿中帶有「EB病毒DNA」分子特徵,有助及早篩查出患鼻咽癌高危人士。團隊指,本港鼻咽癌發病者幾乎均與感染EB病毒相關,但非所有種類的EB病毒均會致癌,通過新技術,便可識別真正會導致患癌的EB病毒類別。團隊已為超過2萬名無症狀中年男士進行測序,結果成功揪出34名鼻咽癌患者,約7成人更屬早期患者。團隊指,技術準確率達97%,建議30歲至35歲男士,有家族病史者均適宜進行相關篩查。
已揪出34患者 7成屬早期

中大團隊指,在2013至2016年已為超過2萬名沒有鼻咽癌症狀的本地中年男士,進行「血漿EB病毒DNA測試」,揪出34名鼻咽癌患者中,約7成人屬第一或第二期。團隊亦對首輪檢測陽性個案作深度分析,通過次世代基因測序技術解構血漿EB病毒DNA特徵,發現有相關特徵者,罹癌風險飆升至對照組的87倍。相關研究已於國際醫學期刊《癌細胞》發表。

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陳君賜稱,基因測序技術敏感度非常高,97%患者可經測序診斷,「研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可透過測序方式,將癌症相關的EB病毒DNA,與感染後出現的EB病毒DNA分開,令癌症篩查會更加準確」。他指,進行傳統聚合酶連鎖式反應(PCR)成本為數百元,基因測序則需約2000元,「建議篩查時會先做PCR,當發現對EB病毒DNA陽性,會再安排患者作基因測序,以分辦到底是普通感染,抑或是真的患癌」。
準確率97% 籲有家族病史者檢測

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偉棋表示,鼻咽癌無特別病徵,約7成病人發病時已屬第三、第四期,需同時接受電療及化療;而通過新技術,有機會及早發現患癌,或令患者毋須接受化療,提升存活率,「通過篩查確診患者,存活率很高,約維持在95%至100%;同期非通過篩查確診鼻咽癌的患者,存活率只有7至8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