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股研拆細手數 大降門檻吸散戶

2025-03-14 00:00

若改革港股最小交易單位,相信能吸引更多散戶入市,尤其是高價及知名度高的股份將更受歡迎。
若改革港股最小交易單位,相信能吸引更多散戶入市,尤其是高價及知名度高的股份將更受歡迎。

上月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為便利交易及提升效率,港交所(388)和證監會今年內將就改善交易單位即「手數」提出建議。有消息指,港交所已就相關的改革與證券業界商討中,並提出精簡每隻股票最小交易單位的方案,以降低部分高價股的購買門檻。有分析指,改革港股最小交易單位,相信能吸引更多散戶入市,尤其是高價及知名度高的股份將更受歡迎。港交所回應表示,正就調整每手交易股數安排進行初期研究,以確保香港市場結構與時並進,同時將會考慮不同方案的優點,並會在稍後進行市場諮詢。

外電引述消息報道,港交所向業界提出每隻股票最小交易單位的建議,料可降低部分高價股的買入門檻,但港交所尚未就提出方案屬意的方向,消息指政策制訂仍在進行中,時間表和實施範圍尚未明確。報道還指,目前由於基礎設施問題,買賣碎股的成本高於一手股份,因此港交所於會上還與業界討論,未來或由港交所規定單股交易價格與一手股票價格相同的問題,以避免相關的股票衍生產品和結算系統需進行大規模的市場調整。
消息:港交所正與業界商討改革方案

現時香港股市中,每手股數由每間公司自行設定,組成手數的股份數目由10股至1萬股不等,該機制下造就不少高價股,讓不少小散戶因價高而卻步。如藍籌股中的比亞迪(1211)以昨日收市價計,不計手續費及交易徵費,每手入場門檻超過18萬元;大熱半新股蜜雪冰城(2097)入場門檻亦高達3.91萬元。雖然散戶目前可作碎股買入,但是買賣碎股成交價格多數需較市場現價折讓,讓小散戶的收益較一手買賣「蝕底」。有市場人士指,相信改革最小交易單位制度能降低部分高價股的入場門檻,吸引更多散戶入場,刺激股份的交投。該人士坦言,屆時將吸引幾多散戶的資金,則需觀望。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補充指,已上市的公司改革最小交易單位(股數),估計是一件麻煩事,屆時上市公司的行政事務、交易限制、股東結構等都會有改革的不便,但落實或利好整體港股市場。由於目前最小單位混亂,若統一最小單位標準,還將有助散戶更容易了解港股訊息。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惟宏則指,對比一股都能交易的國際市場,目前港股的最小交易單位的確缺乏競爭力,港交所正就相關的改革訪問諮詢業界意見,相信是落實早前預算案提要的要求和回應業界訴求的反映。李續指,改革最小交易單位雖然需牽涉各方,包括上市公司、券商及港交所亦需升級系統,是一個大工程,但是落實後市值將對本港整個金融市場有利。

至於被問及細價股是否有改為「一股」交易的必要。陳志華稱,目前將細價股最小交易單位改為一股有較高難度,惟該些股份不妨可合併股份,提高價格後,再進行改革。他還建議,改革制度毋須一次性落實,分批有序改革現有港股都是可行方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