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造船業復興美國 特朗普緣木求魚

2025-03-09 00:00

美國總統特朗普誓言重振美國造船業,作為其復興美國的一環,將在白宮成立造船辦公室,並擬發出行政命令,扶持美國造船業,並打壓中國在全球航運的主導地位。然而,美國造船業在人才、技術、成本均缺乏國際競爭力,其沒落是美國製造業的典型,特朗普要振興造船及其他製造業,以復興美國,可能只是緣木求魚。

特朗普上周在國會發表演說,指美國夢勢不可當,正處於世界從未見過的復興邊緣,為此,他並提出要復興商業和軍事造船業,在白宮特設造船辦公室,為行業提供特殊稅收優惠,使其回到美國。
要求向中國船收「港口費」

《華爾街日報》指特朗普將發出行政命令,包括18招以振興美國造船和削弱中國航運和造船業,這18招其實是承繼自前總統拜登。美國鋼鐵等五大全國性工會去年3月,指控中國用不公平、歧視性政策,令中國造船業、海運、物流業在全球獨大,要求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徵收「港口費」,拜登責令貿易代表署展開調查。拜登今年1月在卸任前夕發表有關調查報告,指責中國利用補貼及優惠國企,令造船噸位由1999年只佔全球5%,增至2023年逾50%,美國船廠則由1975年造船70艘,跌至如今一年僅5艘。

報告提出要狠打中國船商和造船業,對中國船商進美國港口,每艘船徵收最多100萬美元入港費,每噸載貨需交1000美元費用;非中國船商若使用中國製船隻,亦需支付50至150萬美元入港費。

報告並提出扶持美國造船業,在國際運輸使用美製船隻進入美國港口,最高可退還100萬美元費用;並規定美國出口產品至少1%需由懸掛美國旗船隻運輸,未來7年逐步增至15%,當中5%由美製船隻運輸。

特朗普振興造船業大計是以此報告為藍本,結果可能損人又損己。

其一,美國造船業已陷奄奄一息困境。美國造船業上世紀70年代雄霸全球,但80年代起美國商界脫實務虛,只重金融、科網,大搞去工業化,幾乎放棄由智能手機到鋼鋁材料等所有工業製造,美國總統列根1981年亦取消商業造船補貼,令幾年間蒸發4萬個工作職位,從此造船業陷入惡性循環萎縮,在精密機床、船用鋁材、微電子等研發落後,須依賴外國供應鏈,行業技術工人不斷老化流失,又無力培訓新人。
美船廠多年沒建造新油輪

美國海軍研究所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造船市場已佔近50%,韓國和日本分別佔近30%和17%,美國只得0.13%。特朗普強逼要用美國船,英國權威機構勞埃德船級社質疑,美國船廠自2017年後再沒建造過新油輪、1980年後沒造過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根本沒能力大規模造船。

此外,美國製造一艘商船,造價約為中日韓10倍,特朗普向中國製船隻徵收高額港口費,只會逼使全球船公司多訂製日韓而非美國船隻,實是損人而不利己。

其二,特朗普更可能損人又損己。現時停靠美國港口的集裝箱船約17%是中國製,但中國去年造船完工量達全球55.7%,未來全球船公司用中國船抵美港口將大增,意味美國大部分進出口貨物將要繳付巨額港口費,勞埃德船級社估計這些額外成本,將通過附加費等,轉嫁美國進出口商和消費者。

美國另一自招損失是,國際貨船過往在美會停泊數個港口,收發貨物,未來可能只停大港口、減少進入中小港口,以減港口費,結果將令中小港口經營陷困,美國進出口商則要增加陸路運輸時間和成本。

美國製造業在40多年去工業化下,造船業的困境最為突出,其他如鋼鐵、鋁銅、汽車等亦呈衰落,就算強如飛機製造亦問題叢生,特朗普想挽救製造業,從而復興美國,雖無可厚非,但他漠視造船業技術落後、人才不足、供應鏈短缺等基本問題,只以粗暴手法重徵中國船隻罰款、強逼使用美製船,是斷錯症、下錯藥,結果只會損人又損己。到他卸任時,美國造船業很可能仍是一潭死水,他用加關稅挽救的其他製造業,亦復如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