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轉入新境 東升西降言之尚早

2025-03-07 00:00

最近特朗普在國會發表回朝後的首次演說,花了近100分鐘大談政策理念,揚言「美國夢正再度燃起且勢不可當」。他的支持者聽到這番講話後,也許熱血沸騰,卻未必察覺特朗普的政策蘊藏巨大風險。適逢中國召開全國兩會,李強總理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其語調之平實,和特朗普那種汪洋恣肆相比,完全是兩種風格。美中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大談國政,再加上兩國在科技領域呈此消彼長之勢,外界難免又會想起「東升西降」的論斷。
美股3大指數表現疲弱

今年以來,美國的變化不可謂不驚人——對內強化邊境管制、遣返非法移民、解僱大批聯邦政府僱員、終止所謂DEI(多元、平等和包容)政策,對外拋棄烏克蘭、升級關稅戰……他的粉絲對此樂見其成,相信「美國黃金年代剛剛開始」。然而,持保留態度的人可能更多,特別是注視關稅戰的投資者,一直很擔心這種保護主義操作會刺激美國通脹,最終壓垮美國經濟,只要我們看看美股3大指數今年的疲弱表現,大體上便可了解投資者有多擔憂。

二戰以來,不論哪個黨派的總統主政白宮,大體上都對全球事務保持高度興趣,四處插旗,因為他們深知這是維繫美國霸權的關鍵。雖然特朗普也想維繫美國霸權,卻視種種附帶的支出為浪費,有意識地將自己的視域限制在同屬美洲的加拿大、格陵蘭和巴拿馬,以及對美國有特殊意義的以色列,對其他地方卻興趣不大,包括苦戰了3年的烏克蘭,亦早被棄如敝履。至於升級關稅戰,特朗普的出發點,只不過是扭轉他認定的「美國被佔便宜」的局面而已。

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國,過往幾十年保持了社會安定,這是進行經濟建設的必要條件,我國得以晉身並保持全球第2大經濟體地位,得來不易。今年以來,內地的變化更是非常驚人,無論在人工智能、機械人,還是動畫、遊戲等領域都有重大突破。
美國陷自我消耗泥淖

近日中港股市有大量美國資金湧入,部分原因是特朗普的瞎作為令西方投資者有了避險的需要,但更大的原因是中國在科技領域,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的矚目進展,令內地經濟前景改善的證據正在累積,故此對西方資本形成巨大吸引力。更令人期待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有不少擴大內需的措施,有利於抵銷貿易戰的負面影響,同時還宣示了中國政府對科技業界的支持,有理由相信,未來肯定還有更多一流的中國科企冒起。

說中美博弈進入了新的階段,應該是合乎事實的,但博弈遠遠未達終點。美國在特朗普治下處於混亂無序的境地,陷入自我消耗的泥淖當中,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美國作為一個老霸權,無論在科技、金融、軍事,以至高等教育方面的底蘊,仍然相當雄厚,這一基本格局在未來一段較長時間內都不會改變。

回顧歷史,霸權國家衰敗的過程總是比較漫長的。大英帝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被美國、德國迎頭趕上,但其霸權要等到二戰結束時才被美國完全取代,中間經歷了約50年。這對中美新冷戰有沒有啟示?啟示就是:現階段說「東升西降」實屬言之尚早。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假如特朗普繼續沿着他思路去做,自毀長城,勢必加速美國的衰落。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