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拖債損學生利益 教育局應加強監管

2024-12-13 00:00

黃竹坑私校漢鼎書院近日遭家長追討贖回學校債券,據報涉款逾3000萬元。有立法會議員指出,跟進相關個案已有一年半的時間,說明漢鼎的財務問題並非新近發生,當中或涉及比較複雜的問題。一間學校能否持續和妥善經營,與家長和學生的福祉息息相關,處理不好甚至會打擊本港教育界聲譽。教育局應以「漢鼎事件」為契機,檢視並改革現行機制的弊端,同時要加強監管,確保學校良好管治。

根據官方網站介紹,漢鼎書院在2017年創校,屬私立全日制中小學,提供劍橋IGCSE、劍橋A-Level、國際文憑大學預科(IBDP)等課程,各級學費約20至22萬,顯然走高檔路線。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漢鼎現有200多位學生,對象主要是新移民插班生。由於插班學位難求,加上疫情期間家長希望子女恢復上課,一些家長於是認購60萬元「建校債券」作入學條件。另外,還有一種不可退還、價值600萬元的「本金券」,供家長認購以換取優先入學機會。
600萬元「本金券」不可退還

原則上,家長安排子女入讀私校前,應主動搜集相關資料,並於考慮相關風險後才作出決定。所謂你情我願,家長根據市場原則去購買私校債券,本屬無可厚非。問題在於,當中一些操作手法,不無可商榷之處。例如有家長反映,漢鼎債券條款沒有清楚訂明償還日期,以常理判斷,這樣的做法極易造成爭議;又例如根據現行機制,私校僅須公開學費、住宿和膳食費用,但債券、建校費之類的費用卻不必公開帳目,試問家長又從何得知校方的財政狀況,從而平衡風險呢?

根據媒體報道,漢鼎的財務狀況極不理想,這從學校成立以來虧蝕累計2億元、甚至曾遭入稟申請清盤可以得知。儘管學校高層以黑暴和疫情去解釋收入下跌,看似合情合理,但這些理據實不足以合理化無了期拖款的行為,否則所有經營不善的私人機構都可以「有樣學樣」。

假如校方有能力增加收入,也許可以給家長信心和耐性,問題是拖債一事經過傳媒廣泛報道,漢鼎校譽已經嚴重受創,家長信心亦已受到打擊。在此情況下,校方將來能否增加收生人數和收益,實屬疑問。漢鼎高層盼望債權人給5年寬限期「休養生息」,似是一廂情願。
當局要確保私校財務穩健

值得一提的是,早於去年8月起,私校發債必須獲教育局批准,說明當局一直都在關注相關問題,展現了應有的擔當。今次「漢鼎事件」曝光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明會嚴肅跟進,態度正確。我們希望教育局把握這個機會,在已有基礎上,全面檢視現行機制的不足,及時修補漏洞。例如針對目前私校毋須就債券、建校費之類的費用公開帳目的問題,當局應考慮強制校方公開,助家長在知情的情況下平衡風險。此外,教育局應要求私校預留一定儲備,同時亦要加強抽查私校資金,確保校方的財務狀況穩健。

儘管和公立學校相比,私校有較大自由度,但教育局仍須進一步強化監管責任。無可否認,香港有許多財政穩健、學術成績優異的私校,這是香港教育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但「漢鼎事件」所涉及的金額畢竟相當龐大,提醒我們部分私校確實欠缺良好管治,事件亦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香港教育界聲譽。本屆政府既已決心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教育樞紐,那麼相關問題就一定要果斷面對和解決。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