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解決香港醫療困局需改革思維

2022-05-11 00:00

香港的公營醫療系統長期承受沉重壓力,從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不斷創新高,到第五波疫情爆發時顯露急症室輪候時間及病房使用量遠超負荷,都在指出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已超越臨界點。醫院管理局最新資料顯示,眼科的專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超出三年,內科輪候達兩年七個月。為解決問題,近年財政預算有關公共衞生的撥款逐年提升,二○一七/一八年度衞生方面的政府經常開支六百二十六億元,二○二二/二三年度提升至一千二百七十九億元。兩個「十年醫院發展計畫」亦着手重建老化的醫療設施,以應對各聯網未來的醫療需要。
醫生短缺 現行手法難解決

硬件尚可築之以錢,人才問題卻非朝夕可解。截至二○二○年,香港正式註冊醫生只有一萬五千二百九十八名,即每一千名港人中約有兩名醫生,相對於新加坡的二點五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平均的三點五名為少。近年《預算案》中均有預留資源,予醫管局改善前綫人員待遇以挽留人才。四月二十七日時亦公開了首批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的醫學資格名單,讓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有例可循來港執業。可是,食物及衞生局的《醫療人力推算二○二○》預測,醫療人手短缺問題在中長期會更惡化,二○三○年及二○四○年分別短缺一千六百一十名和一千九百四十九名醫生。可預見現時的方法未必能有效打破醫療困局,讓本港病人服務得到改善。

第五波疫情為香港帶來慘痛教訓,同時也揭示了善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療服務是可行出路。因應疫情期間的強制檢疫措施,部分港人無法回港覆診,政府推出「特區政府對居粵之醫管局長期覆診港人特別支援計畫」,委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已預約醫管局指定專科門診或普通科門診覆診的患者提供診症服務。截至三月三十一日已有約三萬五千六百人次通過計畫覆診,使用者普遍表示滿意服務,覺得跟在港就醫水平相若。

若特別支援計畫從此恒常化,不論是政府還是市民都能得益。內地醫療費用較香港低,購買內地醫療服務並不會增加香港政府醫療財政負擔,甚至「慳到錢」。對於長期輪候公立醫院的病人來說多一個選擇,加快輪候時間,同時減輕香港醫療系統的壓力。而一直未受到照顧的在內地居住港人,也能獲得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對於內地而言,善用既有醫療資源增加醫院收入,透過「港澳醫械通」引入香港註冊藥物和醫療儀器,提升大灣區醫療水平,推動內地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資助患者大灣區就醫

三月時,我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五次會議上,提交了香港醫療福利可攜伸延至大灣區的議案。建議以港大深圳醫院作為試點,讓醫管局合資格患者可到大灣區內地九市的三甲醫院就醫,取得經驗後再逐步推廣至大灣區內地九市三甲醫院。之前的特別支援計畫經驗證明了跨境醫療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需要的不是錢,而是改革思維。只要以民為本,急民所急,定能穩住步子,逐步拆解開香港社會長久以來的難題。
黃國
立法會議員、工聯會理事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