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論政經】審慎樂觀迎接2021

2020-12-29 00:00

挑戰一個接一個的二〇二〇年快將過去,眼前是充滿未知數的新一年。比較明確的是,疫情對全球格局的影響將會延續至二〇二一,甚至更遠。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人驚覺現代社會體系可以如此脆弱,發達如多個歐美國家也彷彿無力遏止疫情蔓延,公共行政和疾控等系統被疫情衝擊得千瘡百孔。期待已久的疫苗終於開始投入使用,雖為人類擊退新冠肺炎病毒帶來曙光,但近期病毒變種似有加劇迹象,抗疫形勢絕未容掉以輕心。

香港當務之急,是採取更積極的防控措施,守住這一波疫情以免進一步爆發。事實上,強制全民檢測的呼聲日高,經過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我們再沒有空間去猶豫,必須下定最大決心,並確保相關措施有效執行。特區政府成功購入三種疫苗,市民應正面和客觀看待,權衡不接種疫苗對個人和家人帶來的風險,作出理性決定。期望檢測和接種疫苗雙管齊下,能早日撤銷限制社交距離措施,爭取與內地及其他疫情受控地區恢復正常通關,促進經濟及商務活動,這樣二〇二一年的經濟展望仍是審慎樂觀的。

疫情亦對世界的未來帶出了兩個重要啟示。首先,是科技在防控疫情和維持社會運作起了重大作用,各地在科技領域的投入將會有增無減。剛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的重點任務,第一項便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十四五規劃」也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發展戰略支撐,可見科技已成為國家未來發展的主線。而市民大眾亦要更加擁抱科技,方能適應新常態下的生活。

另外,疫情也成為改變今後全球格局的關鍵。能否將疫情控制得住,除關乎經濟復甦的速度,也決定了人民對政府管治的信心,影響國力消長。中國就是最佳例子,第二、三季GDP已開始V形反彈,OECD最新的報告指,中國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人民對政府信心十足,肯定有助推動國家未來發展。反之,若疫情遲遲未能受控,勢必對國家或地區的長遠發展構成負面影響。

至於中美關係,暫未見得拜登上台後在對華政策上會有重大轉變,不過普遍預期他不太會像特朗普那樣強硬。長遠而言,中美的角力仍會持續,但若能以較理性的良性競爭,取代惡性打壓,紓緩彼此緊張關係,對整個世界都是好事,這當然包括香港。事實上,美國聲言要與中國脫鈎,數據反映卻是另一回事,今年頭十一月中國出口美國的貿易額按年增長百分之六點九,兩國依然是關係密切的貿易夥伴。

在一個勢力平衡的世界,大家互為需要,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也需要中國。但願二〇二一年能復見理性包容的世界。

李民斌

全國政協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