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研究:大學生內地交流 助提升國民身分認同

2020-12-15 00:00

調查發現,本港學生參加短期內地學習項目後,對內地的看法變得更正面及增加國民身分認同。 
調查發現,本港學生參加短期內地學習項目後,對內地的看法變得更正面及增加國民身分認同。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推動內地交流活動,鼓勵年輕人認識國家的最新發展。有研究發現,本港大學生參與短期內地學習項目後,對內地的看法變得更正面,同時加強對國民身分認同。研究團隊認為,年輕人與內地的接觸愈多,愈能產生認同感,建議本港大學將內地交流元素納入學士課程,並加強導師培訓。

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及教育大學的研究團隊,以問卷訪問三百八十位本港大學生,了解他們參加短期內地學習項目前後,對內地觀感、身分認同等的轉變。受訪學生於一八/一九學年下學期或暑假,參加為期一至八周的文化交流、服務學習或暑期課程短期交流項目。領導研究的理大暫任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石丹理(下圖)指,受去年反修例爭議影響,部分交流項目被逼取消或學生拒絕受訪,受訪者不及原定八百人的一半。

比對學生參加項目前後的回覆,團隊發現他們「對中國內地的總體看法」的平均分數,由二點六一升至二點七四,即看法變得更正面。身分認同方面,學生在「中國公民」的平均分數由四點七四上升至四點九三,比以前更認同此身分。學生在「香港人」、「中華民族的一員」、「中國公民」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四種身分的認同強度都提升。

以往從未參加內地交流項目的受訪學生,調查發現,他們參加項目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分的認同及強度,較曾參加類似活動的學生更顯著提升。研究亦顯示,學生的跨文化能力有所提升,而高學習動機、充滿熱誠及態度開放的學生傾向能獲得較多學習成果。

石丹理稱,本港學生愈接觸內地,就愈能產生認同,「曾經有本港學生對內地生反感,但相處之後發現兩者分別不大。」他建議進一步將短期內地交流元素加入學士課程,成立專項基金及加強與內地合作,同時應通過系統性的培訓及評估,提升項目負責導師的能力。他亦認為,通過工作坊、學生領袖計畫及團隊建立活動,能夠提升學生參加內地學習項目的積極性;項目完結後可安排他們向公眾分享心得,為內地交流活動建立正面形象。石丹理強調,內地交流應是自願性質,「畢竟勉強無幸福。」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