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對問題教案「不出聲」 違教師專業要求

2020-11-13 00:00

本報日前獨家披露,九龍塘宣道小學被指散播「港獨」訊息的教案全文,除了教育局曾披露大篇幅講解香港民族黨、要求學生政治表態外,教案亦錯誤表述政府沒有取締三合會、以偏概全曲解歷史,內容曝光後令社會公論之餘,小學校長亦認同個案嚴重足以取消教師註冊。這份一般人都不難認定有問題的教案,從設計、施教以至事後校內調查,均未曾內部檢討,有違常理。

除了設計教案的教師被取消註冊外,教育局亦書面譴責校長及副校長,而三名任教生活教育科的教師,亦同遭書面警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日前在立法會會議上指,學校管理層未有效監管校本課程內容,而其他教師收到問題教案「不作聲」,未向管理層反映及作出補救,有違專業,故此各自須為失職而負責,絕非「株連」或「連坐」。

簡稱「T標準」的教師專業標準參照,其中一條是「敬業樂群的典範」,指出教師應是積極反思的教育工作者,參與有效的專業協作和監察,讓學校充分發展集體專業力,促進校內的反思文化。然而在今次個案,相關教師收到問題教案沒有作為,甚至課程大綱把「讓學生認識香港民族黨和港獨思潮的由來」列為學習目標,校內調查亦不認為教案涉及「播獨」,對教師沒有問責。

隨着教案全文曝光,政治敏感性不足、個別教師失誤等辯解,根本無法自圓其說,實際是學校對教案抱持不作為,最終釀成大禍。教師團隊互相提點、共同備課是專業要求,這種協作文化並非「舉報」,糾錯旨在避免教案對學生有負面影響,為教學專業而負責,否則見到教案顯然錯誤卻不作為,最終受害只是學生。

學界有意見認為,今次個案與私校問責文化有別官津學校有關,畢竟後者資源來自公帑,接受政府監督;然而私校資源主要來自學費收入,學校理論上是向家長問責,但家長作為消費者,往往是高度認同學校理念,始為子女報讀。校方既得到家長的無限信任,加上行政與財政更自主,往往因家長沒意見,便以為無事大吉,面對問題不以為然,沒有問責文化,機制亦形同虛設。

教師工作不僅是教好一堂課,無論是課程發展、校內反思,均是基本的專業要求,涉事學校應痛定思痛,建立反思與問責文化,始是正面的態度。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