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競賽墮後 香港要覺醒了

2020-10-19 00:00

剛舉行過盛大「生日會」的深圳,在短短四十年間,發展成居亞洲前列的大都會,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迹,其經濟規模和創科成就都已超越香港,而在中央全面放權下,未來前進步伐將加快,更會擔當大灣區建設龍頭的大任。反觀香港因長期陷於內亂泥沼,發展舉步維艱,在雙城競賽中不斷墮後,前景堪憂。深圳的飛躍,對香港是一記重重的當頭棒喝,政府與公眾都須深切反省「跑輸」的底因。在這問題上,中文大學(深圳)學者鄭永年指出,香港為「泛政治化」所苦,說中了要點,尤其值得思考。

發展方向迷失 陷政治「怪圈」

深圳能在全球經濟的大風大浪中成功崛起,有多種原因,包括中央放權維持特區之「特」、充分利用毗鄰香港的優勢、積極引進各方企業與人才、不斷優化營商及科研環境、擴大基建與土地資源等,但關鍵在於鎖定發展為主要目標,深圳特區領導核心則以此為最大任務,集中力量和意志,穩步朝這方向前行。由於目標清晰,執行力強,加上社會政治環境穩定,終成就了深圳奇迹。

過去二十年的香港,卻是另一面的故事。由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為求生存,大家都以發展為目標,因為不前進便只能坐以待斃,這危機感成了強大的意志力,推動經濟向前。內地改革開放,借助了香港的資金、經驗與人才,也擴大了香港的增長空間。

但追求發展的社會共識,卻因政治反對力量的冒起而漸失落。他們為爭取自己的政治理想,將意識形態凌駕於發展之上,藉着虛幻的「民主」「自由」口號,引導公眾轉向無休止的政治爭議,圖在過程中積累更大力量,以奪取管治權力。

為了達到這目的,這股包括不同派系的力量,不斷用種種理由和手段干擾施政,製造數不清的阻力,削弱政府管治能量。因為政府愈是舉步維艱,民生政策愈是停滯不前,他們就愈有條件壯大,也愈有理由挑起更多爭議,形成一個「怪圈」,把政府牢牢困住。這反映於高鐵、填海造地、規劃新市鎮與興建三跑等一場又一場爭拗,多少發展大計被強拖着後腿。

政府欠意志力 紛爭無休止

面對這政治困擾與阻力,政府卻欠缺堅定向前的意志,既過分屈從於原有制度與程序,也以為可以採用綏靖手段化解矛盾,希望靠和稀泥令對方收手,結果紛爭不但沒法平息,且變本加厲,政府則進一步弱化,推動發展更加乏力。例如政府用了一年多就土地政策進行公眾諮詢,經過一番喧鬧回到原點,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反對派的阻撓卻絲毫沒減。

此外,本土主義政治思潮也同時氾濫,這不但存在於政治組織中,部分官員與中產知識分子中也有此心態,結果在香港與內地之間建起了心理鴻溝,阻礙兩地進一步連繫、融合。香港本來可以憑着與大灣區更緊密合作,推動本身發展,但在政治爭議下,建立互利共贏關係的步伐遠不夠快,浪費了不少黃金機會。

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指出,近年香港為「認同政治」所苦,把所有事情泛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導致社會價值觀高度分化,演變成「對抗政治」。如果政治分裂使香港不能抓住機遇,香港的衰落是必然的。他這番話,說中了香港的「病源」,雙城競賽中香港之所以大大落後,正是受政治所困,若亂局不止,便只能眼白白看着深圳在前面愈跑愈遠。

中央實施《港區國安法》,香港動亂漸緩,是個好開始,但最重要還看特區政府能否痛定思痛,改轅易轍,以堅強的意志重整領導力,以發展為首要目標,敢於闖開種種施政阻礙,若能如此,香港仍有機會從後追上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