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台灣不歸路 民進黨接燙手山芋

2020-09-19 00:00

這邊廂,十二名捲入修例風暴的港青試圖偷渡台灣,因為涉嫌偷越國(邊)境罪被深圳警方刑拘,成為焦點新聞,民主派議員和家屬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那邊廂,五名同樣捲入修例風暴的港青偷渡台灣,在高雄扣押兩個月,卻無人過問,猶如墮入黑洞,自生自滅。事件除了凸顯典型的雙重標準,亦讓外界看得很清楚,犯法者偷渡台灣是一條不歸路,即使僥倖抵台,民進黨當局也猶如接到燙手山芋,既不敢遣返,亦不敢收留。

十二名港青在內地水域落網,轟動全港。如果不是台媒披露,尤其是支援香港「抗爭者」的台灣媒體人鐘聖雄本月十二日進一步踢爆,外界可能不知道,原來還有五名港青七月十八日經東沙島抵達高雄,至今已遭扣押兩個月,不能向家人報平安,也無法會見律師及人權團體。

「紅利」已落袋 不欲開門招煩

與高調關注十二名港青相比,香港反對派和議員對這五人「漠不關心」,台灣陸委會也保持緘默,不予評論。對於香港保安局希望台方「不要窩藏罪犯」,陸委會表示不接受「惡意指控」。但台方如果不依法處理,確實難逃「窩藏」之嫌,因為這五人如果在港不是已經涉嫌犯法,大可不必偷渡,而且偷渡本身就是犯罪行為。這也顯示了民進黨當局,正面對偷渡港青進退維谷的困境。

北京五月下旬拍板制訂《港區國安法》,矛頭除了指向美國,還有台灣。蔡英文總統馬上強硬譴責,還宣布推出「香港人道救援行動專案」,陸委會後來公布成立專門辦公室,提供必要的協助,令不少「抗爭」港青大為興奮,將台灣視為逃亡聖地。

蔡英文利用香港的修例風暴成功高票連任,在道義上不能拋棄參與暴力行動的港青。但在現實上,面對大批涉嫌違法的港青準備湧入台灣,如果中門大開,涉及龐大支出,也引發治安問題,島內民眾必然反彈。 因此這個「援港專案」,支援的是合法入境的港人,歡迎的是希望移民、有錢有專業的港人,實質上並不歡迎「黑暴港青」。

港台的社運人士和人權團體一直呼籲,官方應該制訂《難民法》,給逃亡港青政治庇護。根據「難民地位公約」,只要符合難民資格,無論是合法或非法入境,政府都應給予協助。民進黨已經完全執政,通過《難民法》沒有問題,卻不敢啟動,因為這不僅會鼓勵大批「難民」湧入,而且「難民」適用的是外國人或者無國籍,攸關「國家定位」問題,如果將流亡港青納入,勢必激怒北京,與當局聲稱的「不介入香港事務」相違。

「援港」僅姿態 遣返收留皆難

因此,台灣方面一早就表示不鼓勵以非法方式來台。儘管如此,仍有港青鋌而走險,令蔡英文政府頗為棘手,如將他們遣返香港,肯定遭到千夫所指,亦違背蔡英文政府「撐香港」的立場;收留則形同政治庇護,不僅無法可依,而且被批縱容暴力,甚至可能落入香港國安法「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口實;依法將他們輕判,之後再逐漸提供居留權,似乎不失為中庸之道,但也將兩面不是人。

本報六月二十日曾經發表題為《台「援港」瞻前顧後 逃亡者好自為之》的社論,指出民進黨當局的「援港」更多的是政治姿態,計畫逃亡台灣的港青應有心理準備。事實正是如此,正如踢爆事件的台灣媒體人鐘聖雄一針見血指出,民進黨「真的不如大家想像挺香港抗爭者」。當「戰場」發生在香港,蔡英文隔海力挺,嗆聲北京,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收穫選票;但當戰情「外溢」,台灣成為潛逃偷渡的首選地,棘手問題也随之而來,就只能遮遮掩掩,顧左右言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