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特區管治和三個老闆的關係

2020-09-17 00:00

重提管治是由於最近社會氣氛變差。香港捲入中美角力和地緣政治,西方媒體和西方政府負面評價香港人權法治狀況,年輕人對未來失去信心,加上深藍深黃繼續惡鬥,相連的一系列事件直接影響社會情緒。移民潮重現,部分陣營攻擊法官判詞,法治信心引致經濟前景變得不穩定,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中國對外融資窗口的功能受影響。但特區政府又似乎無力招架,社會各界自然會質疑政府管治能力。根據最近見過特首的人士觀察,特首林鄭月娥似乎失去了幾年前「好打得」的決心,並且似乎接受了鬥不過深黃陣營的命運,只是希望「捱完」餘下任期。特首上任時承諾首要工作是修補社會撕裂和解開鬱結,到現在還有差不多兩年任期,還要制定兩個《施政報告》,就算現在遇上困難還是要「頂硬上」為現屆和下屆政府,為香港找一條出路。

例如有關中央政府相對「三權分立」的定性,事源自擔心支持港獨言論藉着這命題削弱特首和中央全面管治的地位。一九八七年鄧小平說過:「香港的制度也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香港現在就不是實行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制度,這樣也過了一個半世紀了。現在如果完全照搬,比如搞『三權分立』,搞英美的議會制度,並以此來判斷是否民主,恐怕不適宜。」於是全國港澳研究會、特首、中聯辦和港澳辦分別發表詳盡文章說明香港沒有「三權分立」。雖然中聯辦港、澳辦和所有官方文章在最後結語中並不否認香港存在「司法獨立」,但西方大眾傳媒和內地官方文章的做法不同,往往傳媒標題就是文章九成的內容,消息輾轉傳到西方政府的耳朵之中,就是錯誤認定香港失去了「一國兩制」賦予的「司法獨立」基石和獨特營商環境。

特區政府其實有三個老闆,最大的老闆未必是第一個要搞定的老闆。特區政府財政資源仍然豐厚,「行政主導」之下控制了所有公共資源和政策制定權力。素有訓練的公務員體系,相信應有可能廣納民間智慧,在即將出台的《施政報告》制定出第一個老闆(香港社會)滿意的道路和發展方向。

第二個老闆是國際社會。香港從來是國際城市,世界各地政府重視香港而且在香港有重大利益。香港捲入中美角力之中,表面上沒有還擊的能力,但香港多年來消化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源和觀念,而且積聚了不少信譽和軟實力,少則可以用來保護自身利益,大則可以為中國扮演一個走出去的開明標誌,為中國走上和平崛起的道路出一分力。

在大國博弈過程之中,毫無疑問香港必須要站在中國那一邊。但香港獨特之處是在於有能力同時吸收世界和來自中國內地的資源和能力。所以特區政府不應局限自己在這種「跟着阿爺走」的傳統思維,反而要將眼光放遠,從全球化角度審視未來,努力去了解和認識香港在全國發展的角色定位和制定相應的自身發展模式。特區政府如果能夠展現多一點的國際視野和了解香港是否有可能扮演「中國未來發展實驗室」或類似的角色,第三個老闆(中央政府)相信會盡量支持和避免削弱香港的國際實力和衝勁。香港能否解決自身問題,走上這一條發展的道路,短期內還是要看林太是否還是「好打得」。

龍家麟

民主思路理事及

聯席召集人(國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