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臨硬仗 急需內地支援

2020-07-24 00:00

香港昨新增確診病例續逾百宗,疫情未見放緩,而且源頭不明的個案超過四十個,顯示隱形傳播鏈已散布多區,據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估計,即使能遏住傳播率,也要兩個半月才可恢復第三波前的水平。按此分析,目前是抗疫的決戰階段,如果沒法成功控制疫情,後果將不堪設想。令人憂慮的是,香港抗疫正出現兩個嚴重「短板」,一是檢測能力不足,未能大幅增加篩查;二是接收患者的病房已瀕爆滿,醫療系統隨時崩潰。要解決這兩大問題,當局亟需內地的具體支援,助其克服困難,據知中央已答允施援手。

情況緊急 中央允施援手

由於近日感染數字飆升,須入院診治的患者急增,公立醫院的負壓病房入住率已近上限,更因多了老年病人,住院的時間加長,病牀短缺問題就更嚴重。為紓緩醫院壓力,鯉魚門度假村部分營區已改建為社區隔離設施,接收病情穩定的患者,但病牀總數僅二百三十張,如疫情繼續,不須多久就會用盡。面對爆煲危機,興建「方艙醫院」已事在必行。

然而香港要在短時間內設立多張病牀的臨時醫院,並不是容易的事,據本報得悉,中央已收到特區政府的要求,有關部門正準備提供大批用於「方艙醫院」的設備,包括醫療器材與病牀等,如有需要,更會派人員來港協助。

內地在這方面有極成功經驗,例如武漢的「火神山醫院」在短短十天就建成使用,如香港要興建這類醫院,內地不但可調來設施物資,更重要是提供專業經驗,令到計畫能更快完成。香港政府過往曾一度考慮在亞洲博覽會設立「方艙醫院」,但由於早前疫情放緩,沒有落實,如今情況轉趨危急,當局應積極借助內地之力,加速將計畫上馬,不可再猶豫不決。

香港抗疫防線的另一個缺口,是檢測能力不足,沒法像內地般做到大規模篩查,找出隱性感染者,然後切斷傳播鏈。要成功進行大圍堵,即使做不到全民檢測,也要對所有高風險行業人員和爆疫社區居民進行篩查,為此須將目前的檢測量增加數十倍。

決戰時刻 須破制度束縛

在危機逼近下,政府對檢測不足問題的態度已有一些改變,近期引入了兩家內地檢測機構提供協助,令檢測量增加,但距離應達到的數量,尚有頗大段距離,故政府仍須要求內地更多專業機構和部門提供支援。這方面,政府應打破香港原有制度的規限,利用內地的經驗和龐大力量,突破檢測正遇到的樽頸。

近期香港市民對檢測的需求大增,連私營醫療機構都應接不暇,要限定名額,其中一個困難是試劑供應不足,不但難以擴大服務,也令收費維持在高水平。對此,中央也準備提供協助,擬由有關部門協助採購內地試劑,令收費大幅降低,讓更多市民可自行檢測。

香港抗疫已到了勝負的關鍵時刻,政府不應再劃地為牢,維持傳統的官僚思維,繼續受既有制度和利益團體的束縛,而應打破框框,積極爭取內地的支援,才可早日打贏這場硬仗。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