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瀕爆煲 宜向中央求助

2020-07-20 00:00

香港昨天新增一百零八宗確診,其中八十三宗是本地感染,升勢十分猛烈,而且逾半源頭不明,沒法追蹤堵截,如果這一波遏不住,恐有更大爆發。政府雖已加強限制措施,減少市民社交接觸,但抗疫關鍵始終是擴大檢測,務求及早發現隱性患者,圍而堵之,在這方面,香港仍遠遠做不到內地的大規模「盡檢」,原因是能力已到頂,卻受制度所限,沒法突破。面對這嚴峻局面,政府除了盡快改變策略,也應考慮向中央求助,要求調動內地醫療機構與專業隊伍給予支援。

內地「大排查」 香港大落後

近期疫情在多個社區和行業內爆發,連安老院舍都變得高危,政府已針對四個高危群組的人員,進行病毒檢測,為此引入兩家內地化驗機構協助,已算有一點突破。然而,多個疫區與疫廈的大部分居民,仍未獲安排檢測,早前一些地區爆疫後立即有人員前來派樽的情況,已不復見,以致人心惶惶。

曾經出現確診的地區,如不能即時為居民檢測,很可能「遺漏」一些受感染者,他們若繼續接觸其他人,散播病毒的風險就很高。政府這方面處理遲緩,主要原因是十個樽只有六個蓋,應付不來。

除了疫區和高危行業人士外,愈來愈多市民也有需要做檢測,包括公幹、探親和工作等原因,他們唯有湧到私營醫療機構求助,令服務嚴重供不應求,甚至出現凌晨在醫院外排隊,可見檢測已瀕臨爆煲。

政府近日已將每日檢測次數,由早前的七千次,增至逾萬次,為此要二十四小時運作,已到了極限,難以再大增。然而昨天新增確診已過百,更多社區的居民與行業人員需要檢測,如何盡速加強檢測能力,是政府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

內地推行病毒檢測,策略與港很不一樣,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就指出,新疆烏魯木齊市最近出現疫情,當局即展開「大排查」,快速進行「應檢盡檢」,以達到「零遺漏」及持續零病例,香港沒有這樣做,耗費可能少些,但疫情會長期波動。這一比較確值得港府與醫療界思考,內地的策略可有效控制疫情,為何香港不效法?

抗疫「一體化」 是應走方向

最近社會已有聲音,建議政府在擴大檢測方面要求中央協助,包括調派內地醫療機構與人員支援香港的檢測工作,在這非常時期,政府對此應積極考慮。事實上,早前北京疫情出現反彈後,國家衞健委即從湖北和遼寧等地抽調檢測人員,組成十支隊伍,緊急赴京馳援,令北京可在短期內完成大量檢測,對遏制疫情極有作用。

不過,因香港公共衞生自成「一制」,要引入內地支援,須面對種種制度障礙。例如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早前就曾向政府提議,向內地採購價錢低很多的試劑,但政府「十問九唔應」,到最近態度才有改變。此刻疫情已愈來愈嚴峻,政府在策略上須突破固有思維,不應受困於框框,與內地「一體化」抗疫是應走的方向。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