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底棲生物群變化 影響新陳代謝

2020-06-2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居於海底沉積物的生物,如珊瑚、蛤、蝦、蟹等,被稱為底棲生物群,由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主導的一項研究,通過兩種珊瑚物種及與其共生的長硨磲蛤,建構一個人工底棲生物群,並利用核磁共振光譜測量每個物種體內二甲基巰基丙酸(DMSP)濃度,研究發現共生體體內的DMSP濃度及新陳代謝受鄰近物種影響,同時亦為研究全球硫循環提供新視角。

底棲生物是指生活在湖、河、海等沉積物的動物及植物,如蛤、蝦、蟹等。同屬底棲生物的珊瑚礁,會大量生產一種名為DMSP的重要有機化合物,在海洋硫循環和氣候調節中具關鍵作用。

港大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CRIOBE和ENTROPIE研究中心主導,與世界各地大學合作,把兩種珊瑚物種「細枝鹿角珊瑚」和「輻板軸孔珊瑚」,以及與其作為共生體的一種大型蜆科物種「長硨磲蛤」,創建人工底棲生物群,並將不同物種配搭暴露於熱力之下,再利用核磁共振(NMR)光譜測量每個物種在受壓下DMSP的濃度,研究證實輻板軸孔珊瑚和長硨磲蛤的DMSP濃度是根據物種組合的複雜性來調節。

DMSP存在於陸地和海洋生物中,但只能在極少數的物種中產生,當中包括共生藻和細菌,為確定長硨磲蛤是否也能生產DMSP,團隊通過其轉錄組(transcriptomes),成功尋找能與DMSP生物合成的酶,證實共生體體內的DMSP濃度受其鄰近物種的影響,從而改變硫途徑的新陳代謝,團隊相信研究結果為未來的全球硫循環研究提供全新視角。研究結果最近於學術期刊《科學報告》中發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