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檢走私魚翅估值 較五年前飆53.5倍
2020-05-28 00:00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的提問,回應一五至一九年,五年檢獲受管制的魚翅產品的個案。比較下發現,年檢獲受管制的魚翅產品的個案數目、重量貨品及估值,均較一五年數字大增三點七倍、十一點六倍及五十三點五倍。
去年檢獲個案有二十八宗,重量達六千四百多公斤,貨品估值的升幅最多,相關貨品價值更達二千〇七十萬。而五年間的所有貨品都屬進口貨,大都以空運及船運走私,而雙髻鯊為受管制瀕危物種,惟五年都有人非法走私雙髻鯊。被檢控的人數方面,只有五人被檢控非法攜帶受管制魚翅入境,當中兩宗僅被判處罰款各六千及八千元,其餘三宗將於區域法院接受審訊。
黃錦星指,近年政府加強打擊走私,因此檢獲非法魚翅的數量亦有所上升。而香港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簽約成員,自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已跟隨《公約》,將四個常見於魚翅貿易的鯊魚品種(即三種長尾鯊和鐮狀真鯊)加入《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作管制。「新的管制措施亦可能導致二〇一九年檢獲非法魚翅的數量比過往為多。」他又指,乾魚翅的輸入量由二〇一五年的二千八百多噸,減至去年的二千〇一十二噸,認為部分或反映了管制措施的成效。
《公約》會定期召開會議並新增瀕危物種,香港作為簽署成員須遵守規定,監管瀕危物種入口,出口及轉口。BLOOM香港海洋保育項目總幹事佘國豪表示,近數次《公約》都有新增鯊魚品種,規管物種增加,又估計港府增加抽查,致港府檢獲更多無證進口瀕危魚翅個案。至於會否代表走私問題惡化,他指自一四年本地再無魚翅品種研究,未能證實走私情況,他認為政府需要研究。
他又解釋,由於香港為自由港無關稅,而亞洲區對魚翅及石斑等需求大,使得貨物經香港入口。而過去五年暫只有兩人成功入罪非法攜帶受管制魚翅入境,他建議政府將環境罪行,如走私魚翅等石斑列入《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更進一步調查和打擊走私魚翅的問題,找出幕後黑手,而不是僅僅走私者。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