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熱帶海洋暖化 生物多樣性下降

2020-05-2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全球暖化一般被視為海洋生物多樣性下降的主因,香港大學通過研究有孔蟲的化石記錄,重建末次冰盛期及前工業革命時期,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分布模式,並以此模式預測多樣性至二〇九〇年的變化,發現熱帶海洋生物多樣性局部下降,自後冰河時期已經開始,可見海洋生物多樣性下降與地球氣候變化有關。研究團隊強調,人類若不減排,勢必加劇熱帶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熱帶地區通常有更高的生物多樣性,而南、北兩極較低,然而,近期多個研究發現赤道多樣性呈現局部性「下降」趨勢,為了解成因,以及可能出現的時間點,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安原盛明率團隊進行研究。

團隊利用豐富的有孔蟲化石記錄,藉以了解過去的遠洋生態系統,重建距今約兩萬年前的末次冰盛期,以及西元一八〇〇年的前工業革命時期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分布模式,並以該模式預測至本世紀末前,約二〇九〇年,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變化。

研究發現,不論在前工業革命時期或本世紀末,赤道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均比亞熱帶低,但末次冰盛期則不然,即近代赤道多樣性的局部性下降,可能自距今約一萬五千年前的後冰河時期開始。

安原盛明強調,即使研究證實多樣性改變與地球氣候變化有關,但人類活動導致的海洋暖化,亦會加劇多樣性下降的幅度,若按經濟如常的碳排放量,到本世紀末,熱帶海洋生物多樣性將減少至過去數百萬年來從未經歷的水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