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搶先訂購三億劑「牛津疫苗」
2020-05-22 00:00(星島日報報道)全球新冠疫苗爭奪戰開鑼。美國衛生部昨日宣布,已簽約訂購三億劑英國藥廠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潛在疫苗(俗稱「牛津疫苗」),並承諾資助十二億美元(九十三億六千萬港元)加快此疫苗的研發。阿斯利康同日說,一旦試驗成功,預期今年和明年可供應十億劑。
美國衛生部已答應向該藥廠提供十二億美元經費,以加快這支疫苗研發;同時訂講三億劑疫苗,希望首批可以在十月交貨。衛生部長阿扎爾周四發表聲明稱:「這份與AstraZeneca簽訂的訂購合約,是(疫苗計畫)『曲速行動』的重要里程碑。」曲速行動的目標是在二○二一年底之前獲得安全、有效和廣泛供應的疫苗。
美國與阿斯利康的合約,容許該疫苗第三階段的臨牀試驗,在美國以三萬人為對象展開。英國政府也剛於周日宣布,一旦「牛津疫苗」證明可行,將在九月底前向英國提供三千萬劑疫苗。英國當局將為進展較快的兩個疫苗研發項目,額外增撥八千四百萬英鎊(約七億九千萬港元)加速研發,其中六千五百五十萬英鎊資助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則可獲一千八百五十萬英鎊。「牛津疫苗」早前稱為ChAdOx1 nCoV-19,現在改稱AZD1222。
之前只有少數研發中的新冠肺炎疫苗進入人體試驗,但大多數也在這個階段失敗。包括輝瑞、強生、賽諾菲(Sanofi)等國際大藥廠也已投入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目前各處於不同階段。
美國藥廠因諾維歐(Inovio Pharmaceuticals)周三表示,他們研發的實驗性疫苗在老鼠和天竺鼠身上試驗時,產生保護性抗體和免疫系統反應。美國生物科技大廠莫德納(Moderna)日前也發布一種候選疫苗的樂觀試驗數據,顯示在一小群健康志願者體內產生保護性抗體。
截至五月十一日,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已經備案了一百一十個正在研發的新冠疫苗,其中已經進入臨牀試驗的共有八個。四個來自中國,三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英國。這其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團隊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在四月十二日開展二期臨牀試驗。
法國製藥巨頭賽諾菲行政總裁韓保羅上周曾表示,為回報美國對其新冠疫苗研發投資,疫苗一旦研製成功,將會優先進入美國市場。此言一出,輿論嘩然。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新冠疫苗是全球公共產品,應當脫離市場法則,提供給所有人。法國總理菲利普也表示,所有人平等獲取疫苗是不容商量的。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