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季賺22億減30% 內地銷售恢復正常

2020-05-21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小米集團(1810)首季股東應佔純利達21.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30.8%,集團總裁以及代理首席財務官王翔表示,在中國市場中,雖然智能手機及電視的銷量在二月份出現下滑,但相信上述產品已經成為消費者的「剛需」產品,由二月中旬起相關需求已經出現反彈,目前中國市場的需求已經恢復至正常水平。

小米昨公布今年首季度業績,期內經調整淨利潤達23.01億元,按年增長10.56%,收入達497.02億元,按年增長13.59%,期內毛利達75.59億元,按年增長44.92%,毛利率亦同比上升3.3個百分點至15.2%。

雖然中國市場的銷售已經逐漸恢復正常,但第二季度疫情在境外爆發,導致很多國家採取不同的封鎖及限制措施進行防疫,小米在境外市場的收入在第二季受到影響。王翔在業績會議上透露,今年第二季度境外市場方面的銷售會帶來影響,在印度市場中,受封國措施影響,小米由三月下旬起,需要關閉當地線下以及線上的所有銷售渠道,令四月份的銷售處於停頓狀態。不過,兩周前當地市場已經逐漸恢復運作,目前在印度市場的手機激活數量已經恢復至原有水平的60%。而在同樣受疫情影響的歐洲市場中,目前智能手機激活數亦已經恢復至原有水平的90%。

另外,今年首季度小米在境外市場的收入達到248億元,同比增長47.8%,佔總收入的50%,首次境外收入貢獻佔比達至一半。王翔表示,小米在全球主要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呈現上升勢頭,根據調查機構數據現時,小米在歐洲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58.3%,而在拉丁美洲及非洲地區則同比增長236.1%以及284.9%,相信境外業務仍然有非常強勁的增長空間。

在互聯網業務方面,首季度收入達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6%,小米互聯網服務系統MIUI的月活躍用戶近3.31億戶,同比增長26.7%,內地地區的月活躍用戶數則近1.12億戶。而互聯網廣告的收入亦同比增長16.6%至27億元。

早前恒指公司公布,同股不同權(W股)以及第二上市(S股)的公司均獲得「染藍」資格,王翔形容是次恒指改革是為市場「引入源頭活水」,可進一步提升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興趣。他又指,相信是次調整能夠引導整個資本市場往更積極的發展,同時亦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互聯網企業來港上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