抨考題「專業失誤」 林鄭不排除行使特首權力
2020-05-20 00:00
今屆文憑試歷史科,要求考生評論「一九〇〇至四五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必答題觸發爭議,教育局要求考評局取消題目,但考評局委員會周一進行六小時的馬拉松會議,對題目存廢仍未有說法。林鄭月娥昨在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首度開腔回應事件,否認外界所指是「政治干預教育」,「我沒有干預過這件事、沒有教過考評局怎樣做、沒有行使過在考評局條例下賦予行政長官的權力」,但她表明為保障本港教育質素及保護學生,是不會迴避行使法定權力。《考評局條例》規定,特首可就公眾利益有影響的事項,向考評局發出一般指示。
林鄭月娥形容爭議令人非常遺憾與失望,是專業失誤的事件,相信大部分人都認同該試題不當,形容考生多年苦讀,不希望節外生枝,反問:「是誰節外生枝?誰令這條考題是如此不適當,會引申這麼多考題以外社會上的爭議?」對於考評局委員會特別會議沒有定案,她認為沒有問題,「那就認真研究,提出方案,保障考生的利益」。她重申教育局責無旁貸,須採取適當措施保障教育質素,又引述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日前撰文,強調當局不是無關的第三者,亦非純粹的資源提供者,對試題表達看法、提出處理意見,「絕非是以政治來干預考試」。
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回應指,特首有權指示考評局履行工作,如特首發出指示,考評局按照法例規定是不得不從。他指考評局委員會就歷史科試題的特別會議,會上聽取不同看法與意見,委員有審慎及詳細的討論,「我們相當關注的課題是,能否為考生提供公平公正的評核,所以考評局委員會討論很久,仍未有最終決定,需要繼續詳細商討」。他重申委員會已決定全力配合教育局派員就擬題、審題機制的調查,過程中有委員及考評局人員參與,務求檢視後能把機制優化。
有消息指考評局委員會最快一周內有最終結論。文憑試歷史科有逾五千二百名考生報考,據悉試卷雖已完成掃描,但由於試題風波,目前閱卷員會議沒法召開,評卷程序因此延遲。繼蔡熾昌後,前任考評局秘書長、現任公開大學副校長唐創時昨公開回應,認為先檢視考生答卷較為妥當,「盡量用機制,有根有據考生才會服」。
對於風波會否影響評卷,甚至七月底的文憑試放榜,考評局沒有正面回應,僅重申考評局委員會仍就該科卷一試題的處理,包括評卷的詳細安排,再作詳細探討,目前未有決定。若有定案,將盡快作出公布。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