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硬拆茅招 立會有望轉勢

2020-05-19 00:00

由於公民黨議員郭榮鏗操弄程序,屢出茅招,立法會內務委員會經七個月仍沒法選出主席,令議會運作停擺,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上周引用《議事規則》第九十二條,指定由陳健波主持主席選舉,經過一場大混戰,終成功突破困局,李慧琼當選主席,令內會重回正軌。立會能出現突破,主要是因為建制派改變了避戰的被動打法,轉為主動強攻,奮起以硬招拆茅招,終於一舉奪回內會陣地,而此改變與中央早前對立會亂局展示強硬立場,有直接關係。在戰略新方向下,建制派往後在議會戰場將繼續硬撼,泛民則漸現進退失據,立會有望轉勢。

打法弱轉強 跟隨總路線

本來內會選主席只是簡單程序,但主持選舉的郭榮鏗與泛民議員不斷「扯貓尾」,開了十七次會後主席位仍懸空,而建制派議員一直茫無頭緒,被對方牽着鼻子走,想不出方法打破困局,結果蹉跎了大半年,仍在原地踏步。

直至上月十三日,港澳辦發言人對郭榮鏗開重炮轟擊,嚴斥他與泛民議員濫用權力破壞議會運作,是蓄意違背誓言,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顯示中央對此亂局已忍無可忍,而在此之後,建制派的態度就頓然轉強,並積極想方設法向泛民反擊。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先聘請兩名資深大律師提供法律意見,然後毅然決定由原任內會主席李慧琼召開會議,處理《國歌法》等法案;接着又根據英國御用大律師的意見,指定由陳健波負責內會主席選舉,結果兩仗皆捷,全面奪回內會控制權,其策略由軟變硬,十分明顯。

泛民兩面受壓 進退失據

面對建制派的強攻,泛民議員循例做一場「抗爭騷」,在會場擾攘喧鬧一番,並為求「入戲」受傷被抬出,但值得留意的是,這兩次混戰中,泛民議員的衝擊都適可而止,沒有去盡,當被主席驅逐出場,便不再糾纏,表演完畢就拉隊「散場」。泛民議員如此表現,估計有三個原因:一是他們受到地區激進人士壓力,抗爭不能軟弱,但如果舉動太過火,在衝突中使用過度暴力,隨時會觸犯法律,有被起訴風險;二是不少中間選民對泛民議員在議會無休止「搞局」,而漸反感,若愈演愈激,可能會失去選票;三是中央已擺明車馬硬撼,料會出更辣招數,泛民對此不可能全無顧忌,策略上須作出調整。

未來立法會內的混戰仍會不斷,例如《國歌法》稍後將提交大會通過,預料泛民議員必繼續極力阻撓,以營造「抗爭者」形象,為九月立法會選舉賺取分數,但基於上述考慮,未必會玩到最盡。

至於建制派與特區政府,總路線是以硬打硬,不會再投鼠忌器,畏首畏尾,因為奮力出擊反而可贏得對亂局忍無可忍的市民支持。

在這情況下,立法會有望轉勢,而這只是大變局的一個環節,看來更大的轉勢還在後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