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醫療券擴大用途 減使用限制

2020-05-1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為加強長者的基層醫療服務,政府近年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提供醫療券,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董事會主席周奕希認為,醫療券制度應該為一個起步點,長遠應將以保健券形式推出,容許持券人享有更多醫療服務,放寬使用醫療券進行物理治療及身體檢查的限制,而申請門檻更應逐步降至四十五歲,強化地區醫療服務。

周奕希稱,港人飲食不健康,加上欠缺運動,部分人士出現過肥等問題,當中不少港人於四十歲左右開始出現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以及膽固醇過高等,若有關情況持續,將會進一步加重醫療負擔。

就現時醫療券制度,周奕希建議,政府可將申請門檻降至四十五歲,讓身體出現毛病的人士及早醫治,同時應將醫療券升級為保健券,以增加服務範圍,並放寬使用限制,以便更廣泛應用於物理治療及身體檢查等服務,市民若有任何疾病即可及早發現並且醫治。

周奕希舉例,若市民在心臟病發後才去求醫,進行「通波仔」手術費用數以十萬元計,相比起進行身體檢查,每次費用僅約二千元,及早發現慢性病後可大大減低醫療開支,因此絕對物有所值。他強調,若在病發後才求醫,身體可能無法完全康復,因此本港應增加更多保健服務。

周奕希指,隨着該中心發展愈趨成熟,同事們亦發揮創意,善用電子科技增加服務效率,例如職員透過VR遊戲,引導長者進行指定動作,協助中風康服者擴大身體活動範圍應付日常工作。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