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警報告還公道 撥開虛妄破謊言
2020-05-16 00:00由去年六月至今的反修例風波,警隊一直處於風暴眼,成了爭議焦點,在發動者有計畫的宣傳下,對警隊的種種指責、標籤以至污蔑,也鋪天蓋地而來,令警隊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監警會多月來對警隊行動作出深入獨立調查,查閱了多方面的海量資料,昨天終於發表報告,其中對六宗最具爭議事件的闡述尤其詳盡,以客觀事實澄清了種種虛假訊息,令真象得以展現,例如傳聞已久的「警察在太子站打死多人」,原來只是網上虛構的流言,可說還了警隊公道。不過,報告也指出警隊處理暴亂一些不足之處,包括對謠言回應太慢等,很值得警隊深切反省。
「死人」子虛烏有 令警隊蒙冤
報告指,當晚先有激進示威者在太子站月台車廂與市民衝突,以及在站內打砸破壞,其後到大堂換衣服折返乘車離去,警員衝到站內拘捕,部分人在糾纏中受傷。其後網上即開始傳出有人被殺害的消息,並引述匿名的「醫護人員」說已「證實」有數人死亡,這類死訊隨即接連出現,死者數目更不斷增加,並成為之後發動群眾上街衝擊警察的理由。
監警會從多方面搜集了大量資料,發現所有提出指控的人,都拿不出任何證據,而聲稱知道有人死亡的醫護人員、醫管局職員、甚至警員,全屬子虛烏有。報告指要隱瞞在公眾地方有人死亡的事件,需要許多人、部門和機構勾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親友也不會不出來尋找,所以絕不可信。報告所言本來是一般常識,但在社會普遍失智的情況下,無論謊言多荒誕,只要多說幾遍,便變了許多人相信的事實,繼而令警隊蒙上「殺人」的不白之冤,成為攻擊目標。
這個以「謊言推動抗爭」的行動模式,破壞力極大,監警會報告就指出,散播流言者濫用言論自由,會削弱警隊多年來獲得社會的信任,損害警隊作為法治社會的基石,挫傷法紀,絕對不應容許。
這情況同樣出現於元朗的「七二一事件」,在白衣人暴力襲擊示威者後,網上亦有大量傳言與揣測,指警隊與黑幫勾結,並貼上「黑警」的標籤,但監警會循多種途徑搜索,卻都找不到任何具體證據支持。不過策動者仍利用「黑警」的指控擴大仇恨,鼓吹更多人加入激進行動。
動亂有軌迹 謊言激發仇恨
報告從六宗特定事件的經過,理出了一條動亂由小變大、由和平到暴力的軌迹:警方在六月時並沒有主動使用武力,而是回應激進示威中的暴力行為,但維持秩序的行動,卻被渲染為「警暴」,策動者繼而大力營造警察的暴力形象,再利用仇警情緒激發更多人參與暴力衝擊,令警方要用更大武力制止,而策動者則再將「反警暴」行動升級,遂形成螺旋向上的惡性循環,令暴力情況不斷惡化。
依報告的說法,不論是反「黑警」也好,反「警暴」也好,目的都是為了打擊警隊的威望,客觀效果就是損害法治的根基。
為了有效遏止動亂,維護法紀,報告建議警隊作出多項改善,包括檢討對大型示威行動的策略,並加強監察互聯網與社媒的能力,特別是要迅速反駁不實的謠言,阻止其煽動群眾情緒。對這些建議,警隊都應接納,從教訓中提升止暴的能力,應對下一波動亂。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