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洞悉】在家用餐新常態

2020-05-15 00:00

有市場調查顯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亞洲消費者在家用餐次數增加,尤其是中國內地及香港消費者。

調查來自三月份尼爾森「消費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何去何從?」研究報告。調查覆蓋亞洲區十一個市場,旨在了解消費者於新冠病毒爆發後對消費的看法及生活習慣的轉變。

結果顯示,疫情影響下,大多數消費者表示要重新審視在家用餐的重要性,因為在家用餐的次數更頻密。數據顯示,近九成中國內地受訪消費者表示疫情爆發後更常在家用餐,數字最高。隨後的是香港,近八成香港消費者表示疫情爆發後,更常留家用膳。而南韓、馬來西亞及越南的情況亦相若,皆有逾六成消費者更常在家用餐。

調查亦顯示,疲情下,消費者既着重食肆之衞生程度,亦對食肆之便利要求明顯提高。因為疫情下,外賣服務需求增加。當中以香港消費者位居榜首,近半數香港消費者偏好購買外賣食物。其後的是南韓及泰國,逾四成消費者表示增加選擇外賣服務。

數據亦顯示,香港消費者外出用餐的平均次數從每星期近四次,下降至每星期不足三次。反而,在家煮食的次數就增加,由疫情前的每星期近五次,增加至疫情後的每星期近六點五次。因此,與去年同期相比,非即食麵食(增六成七)、調味料(增二成三)及食用油(增兩成)的銷售額明顯增加。

分析預料,在未來六至九個月,消費者對外賣食品及食物速遞服務的需求將會持續。在家用餐已成新常態。

李立賢(星島新聞集團市場調研總監)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