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壇】香港:路在何方?

2020-05-15 00:00

香港未來之路在何方?相信這是每一個以香港為家的人最近一直都在熱切思考的問題。本文嘗試從一個熱愛香港的市民角度提出一些觀察和思考。

毫無疑問,香港病了,得的還是「心」病,而且病得還很重。「心病」還需「心」藥醫。但尋找病因是治好病的關鍵健:一)香港總體還是個難民社會,許多人本身缺乏安全感,加上生活壓力大,看問題較為短視、自私和現實,不容他人動他的「芝士」;二)許多人還沉醉於早日的成功而沒看到世界變了,而且變得很快很大,香港存在嚴重的產業空心化;三)從社會各界構成看,由於歷史的原因,相當多的香港人並不認同共產黨,無法接受現實,加上過去幾十年形成的文化差異,特別是回歸後在教育中出現對中國近現史認識的偏差,對回歸後內地影響力愈來愈大心存反感;四)過去一直強調自由經濟而令政府沒有足夠的產業引導、就業規劃和社會保障措施,導致出現既得利益者在諸多行業中的壟斷或霸權、社會階層固化隔代貧窮、貧富懸殊加劇及對年輕人扶持措施關心不足;五)經過過去幾十年的財富積累,香港社會不少家庭相當富有,許多年輕人不了解以前的艱難日子,喪失艱苦奮鬥精神,把一切看成理所當然,甚至乎不願先付出就要索取,不如人意就要攬炒。去年以來的許多事例表明,不滿相當多是來自那些出生並長期生活在香港、對內地和其他國家真正了解不多的人身上。加上現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一切均像是被激活了似的。

但是,攬炒不是出路。當政治訴求變成付之於暴力,以各種方式去觸碰國家安全和一國兩制的紅線,危害國家安全利益,那就是沒有前途!

無論承認與否,今日香港的一切始終與內地的政策和發展息息相關。趁特區政府準備發放每名永久居民一萬元港幣,我建議有心之士捐出該筆現金並連同其他機構支持成立一個「從心出發基金」,專門用於支持香港十二歲至三十五歲的年輕人以工作假期或交流的各種方式,到內地甚至歐美國家短期生活體驗一段時間,了解內地、了解世界、了解歷史、了解現實、了解到外國生活的不容易!

其實,香港之美在於自由,匯集各種資源而又屬法治社會。只有這些成功因素得以保持,才有各路資金和人才匯聚於此,香港才能發揮她獨特的作用。但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需要用心呵護。香港所有的人都應該秉持「不同而和」的理念,反對走極端,要避免為一己私利貪圖一時之快而置香港人的根本福祉於不顧!正如許多有見之士提出,香港未來之路在於真正落實一國兩制,確保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經濟上融入國家發展大勢發揮香港所長(趁國家還有需要),政治上堅持基本法和絕對不做危害國家安全之事,司法上要堅持法治、反對人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這才是真正愛香港,才能確保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文章僅屬個人觀點)

謝曉東(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