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靠「亂」食胡 不想經濟回升
2020-05-12 00:00疫情下百業蕭條,周日的母親節本是黃金機會,讓商場、食肆和娛樂場所多做生意,幫助重病的經濟復原,但激進分子與反對派卻在這歡愉日子,於多區製造混亂,挑起衝突,結果有二百三十多人被捕,包括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等。香港經濟近半年受到多重夾擊,正陷於深度衰退,亟須穩定的社會環境「回氣」,這也是大多數市民的期望,然而上述兩股力量都想把亂局持續到九月立會選舉,將會想方設法不斷點起火頭,然後靠「亂」食胡,因而不會讓社會經濟重現平靜日子。
近日難得疫情放緩,又值佳節,市面消費氣氛頓然轉好,不少慘受重創的行業都大感舒懷,希望盡快走出低谷,但周日的騷亂,令這美好願望蒙上陰影。激進派不但於母親節發動在多區搞突擊,昨日網上又出現訊息,號召於五月中連續數日在各區商場舉行「和你sing」與「和你shop」等活動,除了針對商場,還準備對港鐵有所行動,可見干擾活動不會停止。
動亂捲土重來,估計策動者有幾個盤算:首先,激進派與泛民正積極密謀於九月立法會選舉大舉搶位,稱之為「35+」計畫,即在直選奪取多於三十五席,雖然兩幫人馬仍有不少內部矛盾,但策略則頗為一致,就是持續製造與政府的對立衝突,為此而「和勇結合」,以不同理由發動大型群眾行動,並故技重施,用和平集會掩護暴力衝擊,藉此激起事端,從而為搶位造勢。
據近日網上披露的計畫,五月中下旬的連串行動,是為了「催谷」六.一二衝擊立法會一周年,希望聚集更多參與者,而下一個高潮,則是七.一遊行。依其盤算,若高漲氣氛能夠持續,可成為競選的很大助力。
此外,一月以來疫情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社會運動變得無聲無息,策劃者不想這變成常態,令行動被人淡忘,失去動力,乃藉着疫情逐漸放緩重燃烽火,恢復製造聲音。
損兵馬遇強手 氣勢不如前
激進派與泛民雖有此盤算,但情況發生了變化,其勢已不如前。過去大半年,大批激進示威者在街頭衝突中被捕,至今已逾八千人,遭起訴者也達千多人,主力人馬折損甚大,而不少被告在庭上認罪求情,也令許多人反思,對激進行動卻步,以至兵源逐漸收縮。
此外,警隊近期對違法活動採取速戰硬打的鐵腕策略,不容激進示威者聚集大量群眾,例如周日晚旺角便一舉拘捕逾二百人,令對方有所畏懼,這遏亂硬招已見到成效。
雖然如此,激進派與泛民為實行其搶位大計,仍會採取慣用的方程式,就是將對立升溫,營造「抗爭」氣氛,搞得愈亂,贏面愈大,如果社會重現安定,經濟迅速復原,對他們反而不利。
可是,大多數市民經歷多月的慘痛境況,都希望經濟盡快病瘉回春,泛民靠「亂」食胡,不顧民生,實與這主流民意背道而馳,最後會否機關算盡?值得他們深思。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