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製紫外光燈 助劏房戶消毒

2020-05-0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疫情下家居清潔和消毒尤其重要。嶺南大學與社福機構合作,利用自行設計及組裝的三十部紫外光消毒器,為一百五十個生活環境擠逼的劏房戶進行家居消毒,過程只需三十分鐘且無殘留物,是全港首個以紫外光技術消毒社區的項目。嶺大表示,目標申請政府資助生產三百部消毒器,為三千個基層家庭及劏房戶提供服務。

紫外光消毒器由嶺南大學「創業行動」自行設計,現已組裝三十部,每部成本一萬元,總監高永賢(見圖)指,紫外光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消毒技術,多用於傳統生物實驗室、手術室等,嶺大聯同香港大學、明愛、「醫護行者」等機構合辦「紫『礙』線計畫」,將技術應用於社區為劏房戶消毒家居,亦是香港首個把紫外光應用於社區消毒的項目。

高永賢指,消毒器啟動後能發出輻射波長約二百五十納米的紫外光,經科研證實能有效殺滅照射範圍內的九成半病毒、細菌及真菌,包括與新冠肺炎病毒相似的沙士病毒,能有效減少病菌經空氣或物體表面傳播。

消毒器上共有三支燈管,以特殊材料製成,令其較裝有三支霓虹燈的同類設計輕約六成,方便團隊在無升降機的大廈運送,高永賢指紫外線對人眼有害,故團隊及受助者在使用時須離開現場,通過藍牙遙控開關,「消毒器上的時間掣及動靜探測器,感應到有人經過時便不會啟動,以保安全。」

計畫已培訓一百二十名義工,為有需要的劏房戶提供免費消毒服務,過程只需三十分鐘,四月初正式啟動,至今收到四百五十個申請,當中一百五十個已完成消毒。馮女士是其中一名受助者,指陽光無法照進屋內,加上小孩不喜歡漂白水味道,平日只用熱水清潔,亦無法清潔角落,經紫外光消毒後感到安心。

高永賢稱,有關計畫獲賽馬會「新冠肺炎緊急援助基金」資助五十萬元,六月前為一千二百個劏房戶進行消毒,未來計畫申請政府資助,製作三百部消毒器,每周為逾三千個基層家庭及劏房戶提供重複性消毒服務,加強防疫。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