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停擺礙銷售 百威季蝕3.2億

2020-05-0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去年9月上市的百威亞太(1876)首季業績「見紅」,盈轉虧蝕4100萬美元(約3.2億港元),去年同期錄盈利2.4億美元。該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楊克表示,疫情打擊公司線下銷售渠道,但相信隨著經濟活動重啟,業務將於今季回復正常,而公司於中國和南韓市場自3月中旬起開始復甦,未來數月的表現將持續改善。

百威亞太首季(截至3月底止)總銷量減少42.3%至12.77億公升,拖累收入按年減少39%至9.56億元,但每百升收入增長5.7%;毛利4.23億元,按年下跌47.8%;毛利率44.2%,按年下跌7.5個百分點。當中,來自中國的收入下跌45%;來自南韓、日本及紐西蘭的亞太地區東部收入則下跌20.8%。

該公司指出,銷量減少逾四成主要是受區內新冠肺炎疫情所影響,加上由於去年4月在韓國實施漲價前銷量增加,因此難以與去年第一季度的數字相比。

內地市場方面,楊克指出,於年初農曆新年活動的帶動下,1月首3周的銷售表現錄得強勁增長,但疫情突襲後,百威亞太於內地今年首季銷量按年下跌46.5%,該公司指,惟疫症期間,電子銷售渠道錄得明顯增長。

楊克表示,面對庫存上升壓力,未來或會提供較第一季多的折扣,但強調目前庫存水平健康。他續說,尋求併購為公司發展規劃之一,目前仍有不少擴張機會,未來會繼續執行差異化策略,在市佔率較高的地區加強發展高端產品,市佔率較低的地區則着重分銷及品牌建立。

該公司表示,估計4月在中國的銷量按年下跌約17%,存貨水平保持穩健,對業務復甦仍持樂觀態度;並指於零售渠道、餐飲渠道及夜場渠道分別超過 95%、85%及 25%的售點到4月底時已經重開。

中民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黃偉豪指出,百威亞太現時股價低殘,估值算平,但對於往後增長表現來說,未必太吸引,不過短線而言,在「兩會」等因素下,料短期內該類型的消費概念股會有炒作。

百威亞太昨日收報21.2元,跌2.5%。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