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傳播鏈中斷露曙光」
2020-04-24 00:00
政府昨日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的文件交代,有關餐飲業的執法情況,截至昨日凌晨,多個部門一共巡查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六次,作出二千六百五十四次提示,並提出四十四次檢控,其中十宗為酒吧及酒館違規營業,兩宗個案負責人分別被法庭判處監禁一星期及兩個月。另外三十四宗關於未有為進入餐飲業務處所的顧客量度體溫、 餐桌之間距離或間隔未符合有關規定等。
至於受限制營業及運作模式的處所,執法人員共巡查八千一百六十五次,發現業界大致守法守規,作出五十九次提示,並檢控一宗遊戲機中心違規營業。「限聚令」方面,警方共處理三千五百七十七違反相關指示的報告,作出五百五十五次口頭勸喻,發出二百三十二張定額罰款告票並提出十四宗檢控,其他部門則合共巡查四萬二千六百五十一次,作出六千二百三十三次口頭勸喻。
禁止四人以上聚集的「限聚令」及酒吧、健身中心及卡拉OK等十一類處所的「停業令」,今日起再度延長。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若直至下月七日,每日都維持零星個案,認同可放寬限制措施,例如戲院可以隔行坐、美容院只能提供客人能夠戴口罩的服務,但需要由政府決定放寬次序。他又稱政府屆時可考慮讓公務員正常復工及中學生復課等,但外遊則要更為謹慎,需要留意內地有無新一波疫情爆發及外國的最新情況,若歐美等地繼續爆疫,則至少要維持現有檢疫措施。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指,香港本地傳播紓緩,社區中斷傳播鏈出現曙光,趨勢向好,而暫時最後一宗本地個案,為本月十九日的機場地勤個案,若直至五月七日疫情都無反彈,可以先放寬部分禁令措施,當連續二十八日都無本地個案,即五月十七日才可解除禁令。
美容院亦受「停業令」影響,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認為,政府從來都不應該將美容業納入停業行列,雖然員工跟客人會接近零距離接觸,但每名員工入職後首要學習的就是衞生及消毒知識,而且在疫情高峰期時,美容業都未有人感染,之後亦只有兩人感染,是不同行業中極少人感染的行業。
他指出若下次禁令屆滿後可以放寬,認為政府至少要放寬客人可以佩戴口罩的美容服務,包括美甲、手部及腳部護理、按摩等,但他引述專家稱,新冠病毒會長期與人類生活,認為要連續二十八日無本地個案有困難,「全球爆發疫症,怎可能香港可以長期零個案?如果二十八日都無但之後又有,政府是否又要業界再停業?」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吳永嘉呼籲當局適量放寬往返內地的企業主管和管理人員的跨境通勤檢疫要求,「使香港廠家可以有啖飯食」。他建議考慮先就非住宅工商物業「撤辣」的可行性,為政府增加收入之餘,亦有助企業套現自救。
美髮業界昨日亦表示,業界在疫情下生意額下跌五至七成不等,業界有四萬個從業員,當中部分人士為自僱及自由工作者,未能受惠當局的「保就業」計畫,建議政府向有僱主證明的從業員,發放六個月每月九千元現金資助,為未受惠並持有商業登記證的髮型商戶,提供一筆過三萬元特惠補償。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