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子要能打政治硬仗

2020-04-23 00:00

政府昨公布問責班子大洗牌,五個政策局換將,比起上任政府中途只換兩人,變動大得多,且不排除還有下一輪人事更替。高官在這時候執位,明顯與政府面對的嚴峻政治形勢有關,由去年反修例風波到未來幾場選舉,反對派唯恐不亂,步步進逼,局勢只會更加動盪,政府亟需一個能打也肯打政治硬仗的新班子,頂住驚濤駭浪。在詭譎亂局中,太平盛世的行政管理能力已非首要考慮,戰鬥意志與戰鬥力更加重要,相信這也是新任官員被挑選的原因。

處「戰時狀態」 需強將上陣

香港回歸前後,政府選擇高官的條件,主要是看行政管理能力,以及相關專業的資歷,故以兩種人為主,一是政務主任(AO)出身的官員,他們屬政府內的行政精英,處理公共事務經驗豐富,熟悉行政程序,對各類民生問題都能應付裕如;二是在不同專業界別表現卓越的人士,乃水平極高的技術官僚。在正常情況下,他們都是一時之選,也表現出色,然而過去幾年香港政治環境發生遽變,迅速轉為「戰時狀態」,大部分高官難以一下子改變過來,應付新形勢力不從心,也事倍功半。

過去大半年爆發反修例風波,政治波濤尤其猛烈,反對派藉「佔中」與「旺暴」之勢,觸發大規模街頭暴力衝突,激進分子高舉「獨立」和「革命」大旗,衝擊「一國兩制」底線,社會陷於半世紀未見的動盪;而泛民在議會開闢另一戰線,破壞制度正常秩序,並密謀在未來幾場選舉搶位,根據其路線圖進一步奪取管治權。

可以預見,未來一年的政治形勢將更加爆炸性,政府面臨的,是一場激烈的力量對撼,所以政府必須決斷地重整陣型,大刀闊斧換將,而被挑選披甲上陣領軍者,戰意與戰鬥力都須比過往的高官強,才可打好這場硬仗。

重整執政陣營 以硬碰硬

循這思路,可以看到為何委任入境處處長曾國衞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以及由聶德權與徐英偉代替羅智光與劉江華,這三個局是政治性質最重的政策局,處於政治風暴的風眼,亟需更強的勇將去應戰。至於其他兩位新局長,職責雖與政治無直接關係,但在反對派「泛政治化」攻勢下,這些局都須面對種種衝擊,今次挑選人選時,相信中央與特首都對此有所考慮。

還須注意的是,新入閣的局長中,徐英偉及許正宇都是民建聯高層成員,黨的資歷頗深,這顯示日後政府與建制派政黨將有更緊密協作,可能逐步形成一股執政力量,在未來與反對派的政治角力中,發揮更大的抗衡作用。

由此可見,今次政府強化問責班子,與建制陣營的整合正同時進行,目的是建立更強的作戰力量,迎接一波接一波的政治硬仗。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