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犬聯繫世界 帶自閉學員走出來

2020-04-20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提起導盲犬協會,最直接會聯想到導盲犬。協會首次引入輔助治療犬,透過領犬員與社工等專業人員制定治療目標的計畫,由治療犬為服務對象提供訓練。協會目前與數家機構合作展開服務,路德會包美達展能中心兩年前開始參加計畫,以提高自閉症人士與外界聯繫。學員家怡(化名)情況大為改善,提高了對周邊的信任度,性格變得主動和積極,逐步建立與外間的聯繫,在沒有鼓勵下也會主動舉手回應問題。協會現時與十四個機構合作,期望每年可額外增加三至五個機構服務名額。

計畫先由醫護或社工等訂立具治療目標,針對服務對象的特有問題,再由已接受訓練的犬隻提供目標為本的介入治療。今年三歲的Popcorn會定期到路德會包美達展能中心,中心主任沈仲文表示,為提高自閉症人士與外界聯繫,得悉有治療犬計畫而參加。他形容,自閉症患者就像「斷了與外間的聯繫線」,對於外界事物聯繫不上,沒有反應,而輔助治療犬就像橋梁連接外界,希望透過治療犬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和外界的連接,而日常的訓練就透過圖卡等物件進行。

他表示,圖卡上有社區有設施,如郵政局,學員指向一個社區設施,治療犬用鼻接觸該張圖像卡,學員的視線跟隨治療犬到圖像卡,增強對社區設施的認知,「平時只拿出圖像卡他們都不會看」。他續指,沒有治療犬的訓練效果不大。而學員喜歡狗,治療犬對於他們的情緒和訓練都有好處,「從先導研究中發現,有治療犬陪同學員會更專注在訓練上,讓他們跟從指示會即時做;相反,他們不聽從指示,不專心又或叫多次才聽從。」

二十多歲的學員家怡(化名)為中度智障及自閉患者,導盲犬協會經理(教育及培訓中心)陳得義就發現,家怡接觸Popcorn兩年多,明顯有治療成效,願意主動接觸治療犬,「提高了對周邊的信任度,性格變得主動和積極,沒有鼓勵下,也會主動舉手回應問題,對自閉症人士是很大的變化。」

沈指,家怡以前一進入中心就一定要畫畫,現時變得願意做其他事情,參加其他活動,而她現時亦少了心情煩躁或不開心的情況,也少了打自己頭,「讓她停下來會很快停下來」,現在會較直接說出自己的感受。

導師歐陽天誠表示,學員經不斷重複的訓練,轉化成記憶,可在日常生活中套用出來,對治療犬有反應,對社工和家人也會有回應,長遠更對陌生人都有回應。他亦強調,治療犬不是唯一方法,而是多一個選擇方法,找出適合學員的學習方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