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孖展客激增 逾六成蝕錢
2020-04-10 00:00
證監會在槓桿式外匯交易活動調查報告中指出,2018年槓桿式外匯合約的總價值為1.84萬億元,平均每名客戶的交易額為1.22億元。其中,滾動式即期外匯合約佔總額的99.6%,遠期合約及貨幣期權各自佔0.2%。上述產品均屬場外買賣。報告又提及,2018年外匯孖展客活躍總數為1.5萬人,較2009年錄得的1.02萬人,暴漲47%。當中,98%為散戶投資者,即專業投資者僅有2%。
值得留意的是,2018年借孖展炒外匯的投資者中,61%錄得淨交易虧損;交易獲利的僅有39%。虧損的投資者中,有26%投資者損手一萬元以上,其中1%虧損100萬,而蝕得最多的個案約700萬元。而39%獲利的交易者中,贏得一萬元以上利潤只有一成五,當中少於1%賺超100萬元。
此外,借孖展炒外匯涉及複雜的產品及衍生工具,證監會在報告中提出應達到的監管標準,包括相關經紀行必須採取一切步驟確定每位客戶的財務狀況、投資經驗及投資目標;提供充分資料,確保客戶合理地了解交易風險等。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先生表示,槓桿式外匯交易未必人人合適。有關交易以保證金形式進行,而這些產品可能涉及複雜或非標準結構。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亦可能在這些交易中蒙受巨額損失,特別是在市場大幅波動之時。經紀行應確保客戶徹底明白這些產品的性質和風險,並有足夠的財政資源承擔有關風險和可能招致的損失。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