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報道
「星島第二屆全港華文雙語菁英問答比賽」冠軍誕生
粵普運用勝去年 妙用錦囊顯機智
由《星島日報》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贊助的「星島第二屆全港華文雙語菁英問答比賽」總決賽已於7月5日舉行,結果初中組由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奪冠;高小組則由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成功衛冕冠軍;親子組冠軍為聖若瑟小學的馮浩霖和家長李逸飛。總決賽當日各校隊均派出智囊團到場支持,場面熱鬧;而中文專家顧問團亦讚賞參賽隊伍發揮出色,展現機智的臨場應變能力,為整個賽事增添趣味性。
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智囊團 使用錦囊,問現場觀眾之情形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快問快答環節
總決賽設有3個環節,分別是必答題、眼明口快(親子組)/快問快答(高小及初中組),以及搶答題。各參賽校隊除派出3名代表應戰外,更可組成智囊團於必答和快問快答環節協助校隊解答問題。
聖若瑟小學代表勝出親子組 增進中文知識靠日常累積
親子組4支參賽隊伍在10題必答題環節中表現平均,雖然參賽同學僅初小程度,但大都能準確回答題目,當中以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稍為領先。進入眼明口快環節時,由家長在限時兩分鐘內舉起10個詞語牌,讓學生正確讀出詞語。惟未知詞語對初小學生是否較為艱深,同學表現參差,部分隊伍表現出色,例如培僑書院10個詞語中答對9個,僅未能讀出「寵愛」的讀音,而聖若瑟小學亦準確讀出8個詞語,但亦有參賽隊伍僅能答對1至2個詞語。
進入搶答環節,限時內搶答30條題目,部分為指定學生作答題目,家長不能協助,即使如此,大部分參賽者都能順利回答關於成語題、甲骨文題或圖片題等。例如聖若瑟小學馮浩霖便輕鬆搶答何為「把關」和「富甲一方」,成功拉高分數,最終以520分勝出。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校長會主席 司徒瑞萍校長頒發親子組冠軍予學生馮浩霖;家長李逸飛
聖若瑟小學馮浩霖及其家長李逸飛是親子組冠軍,口齒伶俐的浩霖是二年級生,他說自己首次參加比賽便獲得冠軍,感到開心。他說有在看過去年比賽的網上片段然後嘗試作答,又會尋找艱澀的詞語考驗自己。「最難的是搶答題,我速度不夠快,我最印象深刻的題目是要在『田』字加一筆變成另一個字,可惜當時太緊張而失分。」浩霖特別多謝媽媽陪他訓練,感謝老師邀請他參賽,日後希望能繼續參加同類型比賽。
馮太表示,認字對初小學生來說較困難,但只要循序漸進、慢慢適應自可加強。她又指,要累積中文知識必須靠日常努力,平日也重視兒子閱讀習慣。此外,自從兒子在常識科學習中史知識後而對歷史產生興趣,更曾去西安旅行,也計劃今年到北京旅行,培養他對歷史的興趣。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高分衛冕 反敗為勝心情激動
高小組4強校隊競爭亦相當激烈,在必答題環節中,4校實力接近。進入快問快答環節,每隊派出兩名隊員在可配合動作下於3分鐘內說明共10個詞語,讓同組其他隊員猜出答案。負責說明的同學都相當機智,例如有同學為了說明「老當益壯」中的「益」字時,有趣地運用某飲品廣告宣傳語「你今日飲咗未?」,引來觀眾笑聲,連台下評判亦忍俊不禁。在此環節中,以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及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的反應最快,未夠3分鐘已成功答中9個成語,獲得台下熱烈掌聲。
進入搶答環節前,4校得分接近,各校都奮力搶攻。其中爭取衛冕的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在中段急起直追,成功擴大優勢,最終以570分成功衛冕冠軍,亦成為3個組別賽事中得分最高之學校,榮膺「高分王」。
香港教育大學 中國語言學系教授 施仲謀教授頒發高小組冠軍予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潘嘉原、韋卓玟和洪景舜對於能夠蟬聯高小組冠軍感到非常開心,「大家實力都很強,比賽前段分數不相上下,所以有點緊張,幸而最後能夠反敗為勝,感到十分激動。」潘嘉原表示備戰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驕傲,「參加比賽是想學習更多中華文化知識,尤其是幾近失傳的廣東話俚語和俗語。這次通過參賽也學會了更多成語,有助提升作文技巧、表達能力,甚至能提升文學氣質。」
韋卓玟則認為廣東話俚語有一定難度,需要了解詞意,也要多加練習。她又認為保持良好心態非常重要,「賽前老師鼓勵他們要保持平常心,但由於去年獲得冠軍,今年難免有衛冕壓力。」洪景舜則表示,讀音題較為困難,但通過參賽學到很多語文知識及廣東話用語,也對中文產生更大興趣。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智用錦囊突圍 臨場應變合作乃致勝關鍵
初中組賽事4強校隊在10題必答環節表現不相伯仲,進入快問快答環節,拔萃女書院10條全中,成績最理想;其次為沙田蘇浙公學及聖母書院均答對8題。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則只答對6題,稍為落後。
值得一提,今屆賽事高小組及初中組搶答題設有3大錦囊,分別是「答案二揀一」、「問現場觀眾」及「指定隊伍作答」,其中保良局董玉娣中學最懂得善用錦囊,成功扭轉形勢,先使用「問現場觀眾」錦囊讓現場觀眾代答「《賣柑者言》中的詞句:人爭鬻之」而獲分,及後再用「指定隊伍作答」錦囊,指定沙田蘇浙公學回答「2024年香港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改編自誰的小說?」一題,惟沙田蘇浙公學未能成功作答而被扣分,此舉令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保持領先優勢,最終以470分力壓沙田蘇學蘇浙公學得勇奪冠軍。
香港浸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 盧鳴東教授頒發初中組冠軍予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初中組冠軍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的鄢語晨、陳雨鑫、黃皓霆對賽果感到滿意。鄢語晨表示,比賽初段時落後感到緊張,但在搶答環節中臨場應變良好,利用錦囊將問題拋給另一隊作答,最終成功突圍而出,「隊友之間互相鼓勵和支持,最後令局面逆轉,這是一項挑戰!」她又補充,由2月開始備戰,期間不斷學習到新的中文知識,晉級過程也遇到很多對手,並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繼而獲得新體驗。
黃皓霆則認為,他們的致勝關鍵是隊友能分工合作,各自負責不同的語言知識範疇,互補不足。其次是臨場發揮穩定,落後時沒有放棄,而是冷靜追趕分數。他最後表示參加比賽有助他更靈活地運用成語、俚語和歇後語,對日常交流大有裨益。
陳雨鑫表示,這是他們首次參加語文比賽,在過程中增長了比賽經驗,也認識更多語文知識。「我們準備了很多練習,補充一些平日不會接觸到的知識,令語文取得很大進步,而且面對強勁對手的挑戰,隊友也做足充分準備,最終能夠獲勝感到開心。」
湯錦標:粵普可塑性高發展空間大
《星島日報》及《英文虎報》總編輯湯錦標致辭時表示,星島新聞集團在去年首次舉辦比賽,希望通過比賽問答引發大家對中國語文的興趣,並鼓勵學生探討中國語文的起源,了解粵普差異,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並設立親子組藉此推廣親子共學理念,通過學習中國語文,促進親子關係。
他續表示,今屆比賽反應熱烈,逾7,500人參加,約有340對學生及家長報名參加。他又指,廣東話和中文書面語可塑性高,並讚揚同學對俚語和成語等掌握出色,反映他們並非只是死讀書,對此深受鼓舞。他更希望同學不僅增進語文及中華文化的認識,還能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交流,豐富課外學習經驗,為校園生活增添姿彩。
中文顧問團:比賽非考驗背誦能力 團隊精彩互動添趣味
今屆賽事由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陳健榮博士、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謝向榮教授及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一級講師蕭欣浩博士組成中文顧問團隊,他們均認為今屆各參賽學生表現更勝去年,比賽過程中,台上和台下的氣氛良好,隊員之間的互動精彩有趣。
陳健榮博士表示,出題原則旨在透過比賽提升同學對中文的興趣,讓他們明白並非單純背書,而是在比賽過程中得到樂趣。他又說,今屆3組表現均比去屆出色,尤其在「快問快答」環節中,同學巧妙地提示,讓組員成功猜到答案,盡顯機智;而同學在「快問快答」環節中,為給予提示而詢問對方的生肖,這都表現了在潛移默化過程中了解到語言蘊含的豐富文化,逐漸領略到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係,令今屆賽事更加眼前一亮。
謝向榮教授表示,賽事最重要的是如何推廣華文雙語元素,故在設計今屆賽題時一方面不想同學只側重書本知識,而是更廣泛地關注生活,以多元方式學習,故題目涉及字形、讀音、圖片、電影、歌詞,乃至古代甲骨文等,希望讓同學全方位地學習。另一方面在問題設計上,顧問團希望同學不要只局限於個人,而是能夠推己及人,與智囊團合作,發揮集思廣益的精神,共同完成任務。
蕭欣浩博士表示,各參賽同學整體表現更勝去年,學生反應快速,而應對粵語問題也較去年出色。他續說,比賽對提升學生及家長的中國語文能力有好處,也能通過親子組比賽促進親子交流,一同學習、閱讀和比賽,將中文知識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比賽中也考驗普通話發音,通過篇章閱讀,讓同學理解詞彙和句式在粵普之間的分別,有助提升他們的雙語能力。